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6日 12:1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走進“攻不下的堡壘”
孫華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考古學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
1252年,蒙古軍鞏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總帥汪德臣的軍隊沿嘉陵江突入川東腹地,直抵合州,釣魚城迎來了建成後的第一次考驗。
城市攻防戰往往是激烈和殘酷的,除了每一次蒙元軍攻城都會給城防設施造成破壞,需要不斷修復和加固外,守城的宋軍也會根據每次戰鬥的經驗教訓,不斷彌補城防體系的漏洞和缺陷。蒙元軍儘管以騎兵為主力,善於長途奔襲和戰略包抄,野戰能力很強,但蒙古在西征歐亞的過程中,又招納了包括中亞和阿拉伯古國的一些善於用砲的軍士,攻城拔寨的能力也相當強。因此,防守的宋軍必須想方設法加高加厚城墻,強化城池的抗打擊能力,從而部分抵消攻城蒙元軍的優勢。寶佑二年(1254年),名將王堅被提升為合州主將,他徵召合州所屬的石照、銅梁、巴川、漢初、赤水五縣民眾,共八萬戶的壯丁十七萬人,繼續增築城池,使釣魚城的防禦設施更加完善。依託這座屢次加固的堅城,宋軍次年就擊退蒙古大將兀良合臺率領的攻城蒙軍。五年後,也就是開慶元年(1259年),王堅率領守軍擊退了蒙哥汗親率的蒙古大軍對釣魚城長達半年的進攻,並使得蒙哥汗重傷于釣魚城下。景定四年(1263年),足智多謀的張玨擔任合州主將,再次發動釣魚城中軍民對城墻,尤其是屢遭蒙古軍攻擊的外城墻進行了加固。釣魚城遺址前部發現的多次加高加厚的外城墻遺跡,就是這幾次增修城墻的實物證據。
釣魚城主城的南側,是習慣所説的“南水軍碼頭”和“南一字城”。位於釣魚山南近嘉陵江邊的緩坡之上、東西南三面臨江的所謂“南水軍碼頭”,實際上是保護南碼頭的一座江邊城堡,城堡西北有一字城斜上與山頂環形城墻相連。碼頭現存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考古學家將其分為了三期:一期較小;二期稍大;三期更高大。這説明隨著戰事的日趨嚴酷,守城者在不斷加高加大這座城堡,使這座城堡更加堅固。同樣的情形也見於碼頭東側不足一里路遠的南一字城,該城墻也是分三次不斷加厚加高,最後一次包在城墻外面的石塊已經比最初壘築城墻的石塊大了許多,城墻結構越加牢固。
釣魚城就是在戰火中不斷修補增築,最後終究成為蒙元軍無法攻克的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