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奮鬥者·正青春丨周雷:為“中國碗”裝“中國糧”貢獻青春力量

三農 來源:央視網 2022年05月05日 13:0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今年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當中,有這樣一位科研工作者——周雷,他紮根廣闊田野揮灑青春汗水,10多年來在水稻遺傳育種與應用研究領域不斷攻堅克難,取得了一個個重大突破。他和團隊用科研人特有的方式與土地真誠對話,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貢獻著青春力量。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在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的水稻試驗田,周雷和團隊正在對新一批2000多株秧苗的長勢情況進行檢查與記錄,從中選育新品種。

  周雷出生在農村,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少年時期目睹鄉親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傳統的耕作方式、自然災害的侵襲,有的農戶一年到頭白忙活,從那時起他就立志要用科技的力量改變農業落後的面貌。2009年,周雷從中國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博士畢業後回到家鄉,就把“實驗室搬進了稻田”,潛心做起了水稻遺傳育種與應用研究。如何“端好我們中國人的飯碗,保障糧食安全”,是他一心鑽研的攻關方向。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産業,水稻良種是水稻産業的“芯片”。稻種生根、秧苗生長、抽穗揚花…….一棵水稻就是一個時鐘,每個育種的關鍵節點都是“集結號”。為了培育出高産優質的良種,他和團隊每年超過300天“泡”在實驗室和田間地頭,在一次次失敗中,理清頭緒、推倒重來,只為培育出高産良種。

  以袁隆平先生、張啟發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周雷和團隊在過去的10多年步履不停,攻克了水稻耐冷基因克隆、秈稻花藥培養力低下等多項“卡脖子”難題,還首次提出了“一加一減兩替三增”水稻花藥培養核心技術,解決國內傳統育種技術靶向性差、週期長、效率低等技術堵點,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作為湖北省科技特派員,周雷還對口幫扶21個村和30多家企業發展優質水稻種植。這片綠油油的水稻田,就是周雷團隊從2011年開始培育的水稻新品種“華夏香絲”。每次示範新品種、新技術,周雷總是隔三岔五往農戶地裏跑,仔細查看秧苗長勢,指導種植技術。

  幾年來,周雷推薦的濃香型等高産新品種得到不少糧食企業和農戶們的青睞,企業願意推廣,農民喜歡種植,還能夠增收致富。今年,一些農戶還計劃擴大種植規模。

  目前,周雷和團隊已經培育出了16個水稻新品種,破解了鄂稻高産不優質難題,科研成果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如今,他和團隊繼續向超高産和特優質水稻品種研究方向發起攻關。

返回三農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