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央廣時評】守住綠水青山 讓生態紅利賦能脫貧戰

三農 來源:央廣網 2020年08月14日 08:5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産業帶動就業,就業穩,脫貧有底氣。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致富的必經之路。對集中分佈于我國中西部的貧困山區而言,區位偏遠、工業基礎薄弱等短板問題曾制約這些地區的産業發展。近年來,隨著發展理念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地方認識到,貧困山區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本身就是發展的潛力與優勢。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如何在家門口的風景中找到發展前景,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脫貧致富之路,幾乎成了貧困地區繞不開的一道考題。

  雲南獨龍族通過發展草果、獨龍蜂等生態産業,掙脫延續了千年的貧困。湘西十八洞村依託生態、文化優勢,在鄉村旅遊的路子上按下了脫貧“快進鍵”。重慶武隆變“山區”為“景區”,全域旅遊讓數萬貧困戶端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大力發展生態産業,全國各地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支持力度。中西部22個省區市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4.26萬億元,生態扶貧帶動300萬貧困人口脫貧……

  人居環境得到整治,山青水秀,産業落地,帶來就業,外出務工的人紛紛返鄉,貧困地區在觀光旅遊、生態康養、特色農産品等方面的發展潛能逐漸被激活,生態産品與生態服務供給能力增強,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生態扶貧之路越走越寬。這些新發展理念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生動詮釋和深刻實踐證明,好的生態環境自有含金量,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産力,生態扶貧大有可為。

  我們既不能像以往一樣亂砍濫伐、亂採濫挖,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增長,也不能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由斬斷貧困區的發展之路,而是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挖掘生態優勢,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産業,讓生態持續釋放紅利,將綠水青山科學、穩定地轉化為貧困戶口袋裏的“金山銀山”,源源不斷為脫貧致富注入穩定、可持續的新動力,讓脫貧成果更豐碩、更牢靠。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兩場仗的成效既相互影響,又共同決定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意義重大。越是到了要啃“硬骨頭”的攻堅衝刺階段,就需要我們拿出決心、幹勁與智慧,在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之間找到一條科學有效的發展之路。(央廣網評論員 陳銳海)

返回三農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