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江蘇泗洪朱北村採取花樣扶貧開發模式 實現貧困群眾和村集體經濟雙增收

三農 來源:央視網 2020年07月20日 15:1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仲夏,江蘇省泗洪縣朱湖鎮朱北村扶貧産業園裏,一排排整齊的鋼架大棚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大棚裏西瓜、香瓜、葡萄碩大、水靈,香味撲鼻,村民們正忙著採摘銷售。

  “2016年,朱北村利用省‘十二五’項目獎補資金286萬元投資創建扶貧産業園,實施種植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45戶,每戶年均增收2000元。當年村集體收入就實現零的突破。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將有25萬元。”分管扶貧的朱湖鎮副鎮長沈強説。

  朱北村扶貧産業園佔地240畝,産業園採取“大戶+低收入農戶+村幹部”的扶貧開發模式,主要栽植鮮切花、草莓、葡萄、西瓜、大蔥、西蘭花等,實現了貧困群眾和村集體經濟雙增收。

盧經緯 周榮 攝

盧經緯 周榮 攝

  放棄大企業管理層 家門口實現人生價值

  “葡萄三年挂果,今年第一年上市,就迎來了大豐收!農村是一片大天地,土地裏也能刨出金,當初的選擇值得了!”在産業園區葡萄種植戶大棚裏,臧成久正忙著採摘打理挂滿枝頭的夏黑。

  臧成久,年輕時外出上海闖蕩,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做到了一家玻璃公司的管理層。“外出打工終是客!”臧成久開玩笑地説,“就想著現在家鄉發展越來越好,回家創業,證明下自己!”

  説幹就幹,2017年底,臧成久在扶貧産業園承包了24個大棚,年租金24000元,並通過參加免費種植培訓,開啟了葡萄種植事業。“進入新行業,要付出更多心血,但在家創業卻覺得心裏踏實,再累也值得,帶著村民們一起致富,心裏更是暖暖的!”如今,葡萄種植區每天可帶動貧困人員就業近十人,節假日接待周邊大批採摘人群,預計年收入近30萬元。

盧經緯 周榮 攝

盧經緯 周榮 攝

  貧困戶變身草莓大戶 幸好搭上扶貧這班車

  “沒想到我能有今天,今年草莓市場行情好,一個大棚收益突破了4萬元!”收穫滿滿的張迎春夫妻倆難掩喜悅。

  眼前的場景,很難讓人和前幾年幾乎要走投無路的張迎春一家聯想到一起。2015年9月,張迎春剛升初三的女兒不幸患上白血病,必須立即住院治療。“當時聽到這消息,我們夫妻倆腿都軟了,雖説那幾年在外打工積蓄幾萬塊錢,可碰到這種病哪夠用?”説起往事,張迎春略帶傷感,“治療了快一年時間,女兒身體逐漸穩定,可積下30多萬元的外債,守著家裏的幾畝地,能糊口就不錯了,還賬想都不敢想。”

  “慶倖自己搭上扶貧這班車!”2016年9月,在朱湖鎮扶貧辦的幫助下,張迎春免費學習草莓種植技術,辦理了2萬元貧困戶免息小額貸款,朱北村的扶貧産業園更是以每年1200元一個大棚的最低價格租給張迎春進行草莓種植,當年就取得了好收成。

  這一幹已有四五個年頭,每到草莓上市,張迎春家草莓都供不應求,現在的張迎春草莓園不僅解決5位貧困人員就業,並積極帶領3戶貧困村民一起種植,幫助村民共同脫貧,過上幸福生活。

  幹部領頭調結構 實現小康一個都不能少

  “農民唯一的資本是土地,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土地資源利用起來!”市縣領導多次調研,一再告誡的話,朱北村支部書記朱紹克深深記在心裏。

  朱北村耕地面積近4000畝,人均1.7畝,2017年之前全是一麥一稻常規種植。“土地結構要調整,可村民們都在觀望,不敢試,這就得要村幹部來領頭!”朱紹克説。

  “調什麼、怎麼調、誰來調?”村兩委積極&&探索,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開展大討論,最終謀定了以支書引領方向、大戶確保市場、低收入農戶提供勞務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

  2017年5月,村集體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統一供種、統一銷售,帶領十五戶農民種植大蔥近100畝,當年實現畝均7000到12000元的喜人收益,直接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大蔥收穫後又種植西蘭花,每畝又增加收入達4000元左右。

  “現在我們村實現了全村脫貧,村民們都過上了‘兩不愁’的幸福生活!”朱紹克説起現在的村狀況笑容滿面。(資料來源:中共泗洪縣委宣傳部)

返回三農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