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90
女外賣騎手的飛馳人生
  •   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讓“就餐”變得簡單便捷。如今,外賣送餐員已經成為城市中一道流動的“風景線”,他們騎著電動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不論酷暑嚴寒,只為將熱乎乎的餐食送達顧客手中。
  •   通常,人們大多習慣稱他們為“外賣小哥”,卻不見,其實也有女騎手櫛風沐雨。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從事外賣行業的女性送餐員佔比例不超過3%。
  •   “95後”外賣送餐員劉俊麗來自山西忻州,2019年大學畢業後,曾在天津從事過一份銷售工作。2020年,一場家庭變故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劉俊麗來到北京,成為一名外賣送餐員。
  •   1997年出生的劉俊麗看起來卻略帶些滄桑。與人交談時,她樂觀開朗的性格極具感染力,但沒有人知道,這個愛笑的姑娘承受了多少生活的壓力。
  •   一年前,劉俊麗的父親被查出患有重度的甲狀腺疾病,兩次手術掏空了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爸爸是個特別樂觀的人,現在還總勸我不要為他傷心,不要為他累著自己。但我是他女兒,總得為他做點什麼。”
  •   “此前在天津的工作月薪是四千左右,現在北京當騎手,一個月能掙八九千,除了薪酬,這個行業能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群,見識到不同的地方也是我所看重的。”劉俊麗對央視網記者説。
  •   劉俊麗配送的範圍在國貿中心周邊,是北京最為繁華的商業中心。每個人的時間在這裡不由自主地“快進”著,尤其是外賣員。劉俊麗每天清晨6點前起床,隨後騎行10公里,在7點前到達指定工作區域,隨後開始一整天的訂單派送工作。
  •   送外賣是一個分秒必爭的工作,騎行150余公里、步行超過30000步,派送訂單50余個,全天工作近十二小時……這是劉俊麗作為外賣騎手的日常。
  •   起初,她不熟悉路線,只能靠導航,導錯了位置也是常事兒,有時她不得不停在附近向路人打聽,而“停下”對外賣員來説是一件“奢侈”的事。為了能更快的熟悉工作環境,減少“停下”的次數,劉俊麗沒少做功課。
  •   經驗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慢慢地,劉俊麗熟悉了路線,也掌握了一些送外賣的技巧:順路接單、熟悉路線、熟悉各個小區、寫字樓的訂餐規律等。
  •   外賣騎手唯一的工作就是“讓別人及時地填飽肚子”,因此,別人家午飯的飯點通常是中午十一、二點,而騎手們的午餐卻通常在下午兩三點才能進行,晚餐更是要等到晚上八點以後。
  •   能不能在送餐期間抽幾分鐘吃口飯?劉俊麗説,通常兩個訂單的間隔是十分鐘,這期間,騎手要從一個小區趕到另一個小區。“進小區大門要花時間,等電梯要花時間,等待顧客開門也要花時間,根本沒有空閒。”特別在送餐高峰期,走路都得小跑,“中午到寫字樓送餐時,十層以下都直接爬樓梯。”
  •   送單路上體力消耗大,有時等不到下午三點再吃飯,劉俊麗就只能趁著在路口等紅綠燈時扒拉幾口,她説很多同事也都是如此,“只有等紅綠燈時是空閒時間。”
  •   在騎手這個行當裏,一般男性居多。劉俊麗卻認為,女騎手也有著先天的優勢。例如女騎手比男騎手在對待客戶時寬容度更高,而且女騎手大多比較勤快。
  •   不過,女騎手的短板也很明顯。剛入職時劉俊麗相識的女騎手有八位,後來慢慢地就只剩兩位了。“這工作太辛苦了。”
  •   劉俊麗是個性格樂觀開朗的姑娘,但別人的不理解也經常會讓她感到委屈。一次,她在給一位年輕女顧客送餐時,對方的一句“女孩子這麼年輕幹什麼不好”讓她傷心了很久。“我不覺得幹外賣員不好,我們憑著自己的辛勤勞動掙錢,有什麼不對?”劉俊麗話語裏飽含委屈。
  •   但也有讓劉俊麗感到暖心的時候。“有好幾次顧客看到我是個女送餐員,覺得我不容易,給我‘打賞’小費;還有一些商家在冬日裏主動邀請我到店裏休息並給我提供熱飲……”
  •   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後,劉俊麗回到宿舍還要堅持看一小時的外語書。對於未來,劉俊麗希望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在北京這個充滿機遇的城市獲得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   “2021年裏我再辛苦一點,爭取能多掙些錢把父親因病欠下的債都還清,相信生活慢慢都會好起來的。”劉俊麗話語裏充滿堅定。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