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雖然遍地都是足球天才,但在貪財的俱樂部和經紀人無節制、無節操的“亂砍亂伐”之下,至少在巴西國家隊層面已經出現了優秀年輕球員荒蕪的景象。
足球圈的物欲橫流是毀掉巴西足球未來的罪魁禍首。隨著歐洲豪門對於優秀人才的搶奪日趨低齡化,很多巴甲俱樂部的青訓,尤其是最關鍵的14——18歲年齡段已經名存實亡。留在巴西的都是平庸的球員,在巴甲踢球的都是普通球員,巴西足球自己已經很難培養出金字塔頂端的球員,近幾年內馬爾是唯一的一個。
即使是那些被歐洲豪門挑上的球員,由於並不成熟也只能先在替補席上或是被租借到低級別的聯賽或俱樂部,在低水平的競爭中耗掉了本屬於他們的才華。巴薩等豪門,這些年都簽下了不少巴西小孩,但沒有一個最後進入俱樂部的一線隊。
“盜竊”巴西年輕球員已經成為了産業鏈,經紀人在巴西蒐羅有潛力的小球員,然後巴西本土俱樂部簽下來,包裝一下之後就轉手歐洲。而歐洲二三流聯賽的中小俱樂部為了自己的生存,也將接受的巴西小球員再轉賣豪門,當做是生財之道。這不是足球,這只是投資,甚至是赤裸裸的“足球人口販子”。有些聯賽的水平連巴西都不如,這些球員最關鍵的成長期就這麼被白白荒廢了。
當然,大多數出自貧民窟的巴西球員對於金錢也特別“敏感”。很多人寧願無法成為真正的球星,也會選擇離開家鄉去低水平聯賽淘金。要知道在巴西總共兩萬名職業球員中,約80%的球員一年至少6個月處於失業狀態,他們的踢球收入僅為每月400雷亞爾(約合1100元人民幣)。連昔日叱吒歐洲足壇的里昂中場大儒尼尼奧,2011年回到瓦斯科達伽馬後月薪也只有差不多人民幣2000元。山東魯能的巴西外援烏索現在的收入就是他在庫裏提巴踢球時的5倍,所以他一邊抱怨著中超聯賽和自己俱樂部水平的低下,一邊還是想著能夠履行完自己的高額合同。
當巴西年輕球員的命運幾乎都掌握在那些視財如命的投機者手裏,巴西足球的未來還有希望嗎?“足球王國”的青訓體系已經走進了“死衚同”,需要的是徹底推倒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