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按照目前公佈的賽程,2018年平昌冬奧會第一枚金牌將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賽場産生。”21日中午,在烏魯木齊天山天池滑雪場,瀋陽體育學院競技體校校長劉大可向記者表示。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瀋陽體育學院的拳頭項目,在冬奧會的歷史上,中國雪上項目獲得的1金4銀3銅全部8枚獎牌都由“沈體人”包攬。“參加決賽的有10名選手,其中6個人來自我們家。”在向記者介紹情況時,體校競訓科潘瑜華科長更願意用“我們家”這個詞,其中能聽出來瀋陽體育學院壟斷這個項目的自豪感。
“這6名隊員中,按照我們自己的梯隊劃分,三線隊有兩人,二線隊有朱瑩瑩、全慧臨,後者因為年齡原因將參加青年組比賽,再就是徐夢桃、楊雨、張鑫,她們三人屬於一線隊,在國家隊也屬於一線隊員。”潘瑜華説。
儘管在人數上佔據壓倒性優勢,但這枚金牌拿的並不容易。起跳區分三周臺、二周臺和一週臺,周數越多,難度越大。國內能跳三周臺的女選手,除了鞍山姑娘徐夢桃,就是黑龍江名將孔凡鈺了。“今天徐夢桃沒降難度,從預賽輪到決賽輪一直跳的是三周,因為對手孔凡鈺的三周跳難度也很大。最後徐夢桃太想站穩,反而導致了失誤。”潘瑜華説,“張鑫能奪冠主要因為發揮穩定,30歲的運動員了,練了這麼多年,今天這枚金牌對她來説也算是一個回報。”
賽後,張鑫向記者道出了奪冠心得:“我跳的是二周臺,難度和三周臺沒法比,我能做的就是穩定發揮。”最後張鑫果然贏在了“穩”字上,就像潘瑜華賽前對記者説的那樣:“比賽是分數定勝負,難度高不意味著分數高,還要看落地。國內比賽,穩定最關鍵。”
正如潘瑜華所言,“穩定”和“難度”一直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的兩個側重點,這麼多年來,瀋陽體育學院空中技巧運動員在這方面做足了文章。劉大可告訴記者:“我們選材,運動員基本是從體操、蹦床轉項而來,只要有基礎,練這個項目就會容易一些。”
説起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也算是中國雪上項目的“拳頭産品”,但人才基礎似乎並不是那麼雄厚。劉大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次我們來了十幾名隊員,家裏三線隊還能有十四五人,學校在這個項目上一線、二線、三線加起來24人,再把新來的小隊員算上,也就30人吧。”
聽得出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不是一個廣種薄收的項目。劉大可説:“這還是中國雪上傳統優勢項目,與其他項目相比,後備人才算是雄厚的。現在選材是教練把關,我們下去自己選的時候很少,基本上是主動送上門來,但送上門的,我們也不一定都要,要保證培養一個就別浪費。”
劉大可告訴記者,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這個項目上,瀋陽體育學院走的是“高精尖”發展之路——遴選有天賦的苗子,然後悉心培養。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賽場,潘瑜華與記者説起了悄悄話:“你看跳一週臺的那幾名小隊員,她們是來練兵的,通過大賽感受參賽氛圍,在國內最高水平比賽中得到鍛鍊。”
按照官方的介紹手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這個項目始於20世紀初,最初只是將高山滑雪和雜技集于一身,經過最近幾十年的發展,變成了今天這項全新刺激的滑雪項目。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場地由出發區、助滑坡、過渡區一、跳臺、過渡區二、著陸坡、停止區組成。裁判員根據運動員完成動作的質量,評定空中動作分和著陸動作分,兩者相加再乘以動作難度系數,即為一次試跳的得分。
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裏,運動員要在規定的技術動作內,力求完美地將自身特點展現給觀眾和裁判員,其觀賞性極強。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看著很危險,但卻是雪上項目中少有的低強度項目,中國早在1989年就正式開展了這個項目。當時已經有人想到,在以體能為主的雪上項目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這種以靈活和技巧見長的運動將會成為中國雪上項目的突破口之一。結果,中國體育在冬奧會雪上項目的金牌、獎牌全部來自這個項目。
瀋陽體育學院的陳洪斌是該項目的功勳教練,在1993年之前,他是技巧隊教練,曾帶隊參加過全運會、亞錦賽、世界盃,均有金牌進賬。然而,1993年世界盃結束後,技巧項目確定不進入全運會,這也削弱了地方隊備戰的積極性。於是,瀋陽體育學院決定開展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讓陳洪斌接手。雖然是半路出家,但陳洪斌走的卻是捷徑,無論是長野冬奧會亞軍徐囡囡、都靈冬奧會亞軍李妮娜,還是都靈冬奧會冠軍韓曉鵬,這些高手都是從技巧隊或體操隊“轉行”。靈活的身材加上紮實的基礎,以及從小培養出來的在空中的感覺,中國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這個項目中如魚得水。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跳臺兩側還有滑道。在21日的比賽中,一名黑龍江隊小隊員就沒有起跳,而是直接滑了下來。潘瑜華就此分析説:“那名小隊員也許是因為個人原因,如果硬跳可能傷得很重,為了避免受傷,就直接滑了下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這個項目危險性還是比較大的,身體不好是不允許上臺的。”既然如此,直接退賽不行嗎?“畢竟冬運會是四年一屆,對年輕隊員來説,即便不能跳,滑下來感覺一下也是好的。”潘瑜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