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上周,恒大球員郜林因為在客場與遼足比賽中對球迷口出污言穢語,做出“打臉”和“扔鞋”動作,被中國足協處以停賽5場的重罰。雖然後續遼寧賽區被中國足協通報批評、辱罵郜林的球迷也得到治安管理條例處罰,但圍繞球迷文化、語言暴力、凈化聯賽環境的話題遠遠沒有結束。
球迷文化隨着英國現代足球運動的發展而逐漸形成。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足球曾與持續不斷的暴力和騷亂破壞相關聯,並對足球運動的發展産生了長期的負面影響,“英國足球流氓”一度臭名昭著。但球迷在看臺上持續不斷地吶喊和唱隊歌,也形成了英國足球獨特的球迷文化。
相比而言,中國的球迷文化尚缺底蘊。受國外球迷文化的影響,如今中超俱樂部的一些球迷組織漸成規模,也有了自己的助威口號和隊歌,但不少還只是學了皮毛。英國現代足球歷史中,由於社會矛盾、産業對立、宗教仇恨等原因,造成了某些球隊間劍拔弩張的“世仇”。如果中國球迷只是一味看到英國球迷看臺的謾罵,忽略其背後的歷史原因,認為這就是足球文化的一部分,無疑是理解的偏差。
中超聯賽已成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聯賽之一,但看臺上的語言暴力司空見慣。各種充滿地方語言特色的“京罵”、“滬罵”、“川罵”不時回蕩在各地球場,法不責眾的思維定式,讓這些行為變本加厲。去賽場放縱“耍回流氓”,不堪入耳的語言喊得振振有辭,以為是個性。若聽之任之這種墮落和異化,“球迷文化”和“流氓文化”又有何區別?
一紙罰單讓郜林得到了教訓,球場語言暴力是否因之會減少?如果缺乏有效監管、嚴厲懲戒,恐怕情況並不會好轉。在歐洲賽場,球迷的侮辱謾罵常遭來重罰。前英超球員坎通納飛踹水晶宮球迷被禁賽9個月,但那名侮辱他的球迷也被俱樂部沒收年票,並永遠禁止進入球場。在法國,巴黎聖日耳曼隊主場球迷打出侮辱客隊標語引起社會公憤,當時的總統薩科齊親自下令進行調查,3名肇事球迷被罰在1年內禁止進入球場。在意大利,尤文圖斯球迷唱種族歧視歌曲,被意足協勒令下一個主場比賽不得對公眾開放。作為中超賽事組織者,中國足協必須承擔起監管的職責,清理賽場的語言暴力,但板子不能只打在球員身上。
當然,去球場看球是球迷的自發行為,球迷文化的形成最終不是靠管出來的,俱樂部和球迷可以聯手成為聯賽環境的“凈化者”。種族歧視現象曾是英國球迷文化的一個陰暗面,上世紀90年代,英國北埃弗頓城俱樂部率先發起“讓種族偏見遠離足球”,並在球迷中起到積極正面的傳播影響。現在,足球場內的種族歧視大為減少。在韓國水原三星隊主場,當主隊受到裁判不公的判罰時,球迷不是用侮辱性的粗俗話語罵裁判,而是集體喊“裁判睜開眼”,對對手也是用歌曲的方式施加壓力。
郜林扔鞋子喚起了公眾對球迷群體和聯賽環境的關注。足球運動離開了球迷就沒有生命力;球迷沒有約束放任自流,足球運動就會成為暴力和犯罪的溫床。在中超賽場,也有球迷賽後撿拾垃圾,或是為病中球迷祈福的感人場面,希望這樣的正能量再多一些。中國的球迷文化需要跟中國足球一起發展,相信時間的積澱,會使看臺文化有更豐富多彩的呈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