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武學》
《中國武學》一書于2016年11月問世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日前,此書已被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等幾十家圖書館收藏。中國著名法學家江平先生、著名經濟學家鄭新立先生欣然為此書做序。
《中國武學》是邱海洋博士歷時七年的研究成果,全書五冊,近百萬字。武術界評論此書是關於武術技法、武術國學、武術科學和武文化的經典。書中既有古今拳家諸多不傳之秘,又有國學精粹和科學創新。作者精研術、詳釋術,而不停留于術,突破性地將武術原理和哲學融合貫通。
邱海洋博士是法學博士和金融學博士後,是著名的武學家,是中華武術科學化和現代化的積極倡導者。他自幼習武,堅持不懈,博採眾長,勤求古訓,曾向很多武術界高手學習、切磋,與很多武術大師交往密切。
社會學界和體育界人士評論説,邱海洋博士對武學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屬於跨界研究,代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之後,文化研究的深入和領域的拓展。這讓我們聯想到18、19世紀後,西方近代體育的諸多先驅人物往往擁有神學、文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專業背景;聯想到當代著名社會學家,例如法國的布爾迪厄、英國的吉登斯等人對體育學術的關注;聯想到今天西方很多著名大學裏,有這樣一批學者,他們有著良好的社會科學學術背景,正專注于體育學術的研究,正是他們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科學的發展。
《中國武學》一書具有六個鮮明獨到的特點:
第一,系統、深刻、原創性地闡述了有關武術的元問題。所謂深刻,是指本書緊緊圍繞武學中的“元問題”展開討論,諸如:中國武術的境界,練武練什麼?中國武術的價值,練武有什麼用?什麼是功夫,功夫究竟包含哪些能力?什麼是武的精神?武術的美學思想是什麼?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區別是什麼?等等。
所謂系統,是指本書超越了武術門派,針對武術中的時空、人體、力學、技法、美學、武文化等共性問題,以嶄新的理論框架,全面系統地剖析武術,有利於避免“瞎子摸象”般肢解武術。本書對於武術、武學和武文化領域的主要問題,大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編、章和標題無不表達著原創的精神。以往的武術書籍,大多是一門一派的書籍,而這本書不是關於某一門、某一派的書,不囿于千百年來的“門戶之見”,是各個武術門派都可以通讀的大書。對於普通的武術愛好者來説,它是一盞導引他們通向正確武術之路的心燈;對於正在路上苦苦思索的習武者來説,是可以摒除誤識陳見、答疑解惑從而步入武學神聖殿堂的一把智慧鑰匙。正所謂“天眼”若開,打通“任督二脈”指日可待!
全書共十二編,分別是:武術的境界和價值、武的精神、中國武學思想源流、武學中的時間和空間、武學中的人體觀、武術力學、武術技法、武術發聲學、武器、武術流派、武術禮儀與江湖規矩,以及武術傳播與武學科學化,如此表現的理論框架是極具創新的。體育界專家認為,武術要更好地發展、要進入奧運會,需要基礎理論、學説原理的統一,《中國武學》一書就是一種值得借鑒的探索。
第二,傳統與現代的統一。要傳承一種文明就必須完整地介紹古人怎麼講,古人怎麼看,就必須理解並運用古人的話語體系;要創新和發展一種文明,還要闡述今人怎麼講,今人怎麼看,今後怎麼幹,就必須運用今人的話語體系。不僅要揭示500年前武術中包含的中國傳統思想,還力求把世界範圍內人類文明最近500年的成果反映在武學中。因此,本書既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中國武術和武學不應停止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層面,今人應當有今人的貢獻,擔當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
第三,國學與科學的統一。邱海洋博士認為,武學是武術國學和武術科學的統一。武術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人類文明現象,既與個體人的修身修心,提高生命力密切相關,又與社會、民族和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絡。從“武”這個領域入手,研究歷史,研究國學,十分便捷、生動、深刻。
武學是人類感知世界、感知自我的一套知識體系。武學博大精深,要深入認識武學,需要一種類似于股神巴菲特的夥伴查理·芒格所提出的“多學科思維模型”和T形知識結構。知識結構橫向要寬廣,縱向要深入。此書力求將武學和哲學、科學、國學、文學、詩性相結合,體現出廣泛而深厚的知識積累,引領讀者進入武學的殿堂。
武術作為一種運動形式,必然要符合關於運動的科學規律,綜合運用物理學、人體解剖學、中醫經絡學等學説來闡釋武術原理,因而推動武術的科學化顯得十分必要。
第四,道和術的統一。本書中既包含著諸多的武術技法精要,乃至“不傳之秘”,更重要的是創造性地形成一種關於武術的基本學説和原理,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華武術基本理論薄弱缺少經典著作的問題。
中國古代諸子百家各有經典,道家有《道德經》《莊子》;儒家有四書五經;醫家有《黃帝內經》《傷寒論》;墨家有《墨子》;佛教傳入中國,佛經之多更是汗牛充棟。然而中國武學的經典著作卻十分稀少。絕大多數武術書籍側重於一門一派的傳承、技法描述,沒有從共同的原理層面進行構建。武學缺少經典著作的問題十分突出,其深層次原因則是中國武學缺少頂層設計。
武學缺少經典著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文字在表述運動方面局限性的原因,有古漢語不善説明的原因,有門派保守不願外傳的原因,有古代統治階級禁武(所謂“俠以武犯禁”)的原因等等。金庸先生可能很早就發現了武學少經典這一問題,所以在武俠小説中經常描寫武林人士為了搶奪《葵花寶典》《九陰真經》等“武功秘籍”而反目成仇、拼死搏殺的情節。這説明,自古至今,武林人士普遍渴望一本好書,一本能在理論上正本朔源、引領功夫精進的好書。
第五,以人類武學知識的進步為終極目的。本書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武學和武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大國崛起,同時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偏見,視武學為武術、搏擊術的科學,視武學家為武術科學家。武術雖然源自中國,但是已經遠播海外,為世界眾多的民族所喜愛,武術也同時受到其他民族搏擊術的浸潤,各民族的搏擊術可以在科學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邱海洋博士希望通過《中國武學》一書,讓習武者少走彎路,讓武學變得像自來水、像甘泉,供行走于武術曠野中的人們開懷暢飲。同時,此書文筆優美,包含有國學、史學、文學、美學和哲學的內容,從武的角度把中華幾千年的歷史又重新看了一遍,非武術界人士讀起來也覺得受益良多。
我們相信,《中國武學》將在啟迪武學思維、推動全民健身、促進腦體相長方面發揮出更多正能量,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中國夢圓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