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張安新,採訪他的時候,他説自己的成功不得不提17年前自演自導的一場秀,可由於時間久遠,已找不到任何視頻資料。
這是西安市的新城廣場。是張安新隨便找的一個廣場。
2014年3月3日,張安新帶記者過去,他説在這裡就能證明他説的話。廣場上是一些晨練的老人,17年前自演自導的一場秀,這裡會有人記得嗎?
記者:認得出來嗎?
市民:比原來好像胖了一點,常天吃包子吃得胖了。
張安新:胖了一點,比原來能胖一點,創業的時候瘦。
市民:對對,那就是、那就是。
記者:是他?
市民:是他,是他,好像就是他,戴個白帽子、穿個白衣服。
市民:就是他,晚上八點,他那個下巴圓了一點,原來是尖一點的。就是他。
張安新:17年過去了,那個時候多瘦,那個時候我才90多斤。
市民:看著就像個小孩似的,那時候剛好在節目當中看得很年輕,一二十歲那樣子。
雖然是17年前的事情,但真的有一些市民清楚地記得張安新,穿什麼衣服,帶什麼帽子,胖了還是瘦了。張安新當年到底做了什麼事情,使西安的普通市民至今還記憶猶新?那件事情對張安新帶來的影響,也遠遠超出了周圍人的想象,以至於她妻子也不時地勸張安新,慢點掙錢。
袁晶:我要是不勸他,以他那個拼命三郎的勁,他早就瘋了。他把所有上帝給他的機會很微小的機會,他都像拿著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緊緊地握著,然後拼命地去努力,然後一根一根的救命稻草抓過去,到最後發現他抱的已經是一棵參天大樹了。
17年前的張安新只是一個普通的進城務工人員,他到底抓住了什麼救命稻草,17年前自演自導的一場秀,是如何給張安新帶來巨大改變的呢?
張安新是陜西省南鄭縣人,因為父親去世地早,他從小就是餓著肚子長大的。1992年,他到西安的一家飯店廚房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西安一家著名的灌湯包子鋪邀請張安新去幫忙雕花。幹完活以後,包子鋪請他吃灌湯包子,那一口包子咬下去,竟然讓張安新産生了初戀的感覺。
張安新:那個感覺甚至超過了初戀的那種感覺,真有這種感覺。覺得很奇怪,包子裏面有這麼多的湯,而且特別的清爽、特別香,而且不膩。真有點就像見哪個女朋友,這個我一眼看到,這就是我的事業,可能就要從這兒開始創業。
回去以後,張安新滿腦子都是給他帶來初戀感覺的灌湯包,幾天后,他做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決定,辭掉飯店工作,到灌湯包子鋪學做灌湯包子。給張安新初戀感覺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包子呢,這種包子有什麼特點?
記者:我看你們這個餡兒很稀,跟一般的不一樣。
張安新:他是剛加進去湯你看著很稀,這樣打打上勁,他要打到一定程度,這個餡兒又會稠,稠了以後再加 湯,要把這個湯慢慢慢慢打到肉裏面去才行,最後出來的餡兒就是我們特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