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橋:如果我不搬過來的話,他也是要整個的租下這個院子,所以其實我搬過來,他沒有成本的增長,反而有了一個穩定的大客戶在這兒,一定是在這兒每年發貨。一天發兩三千件貨的話,即便現在生意不好,一天發一千多件貨給他的話,長此以往,這個才是對我們兩個最重要的。
這幾年,白溝的快遞物流企業從3家增加到27家,各家公司對客戶的爭奪越演越烈,黃建橋已經成為各快遞公司爭搶的大客戶,劉建搶先一步,把大客戶留在身邊。
快遞公司經理柳向陽:樓上和樓下的合作了,相當於一家人一樣了,這樣對雙方發展和前途都是非常廣闊的。
2013年初,黃建橋曾經制定了一個雄偉目標,計劃年銷售額從上一年的3000萬元衝到6000萬元,然而,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卻遭遇了強大的對手。從2012年左右開始,白溝出現了一種新的供銷方式——網包直供店。
網包直供商戶趙穎:我們這都是主要從網上面賣。
記者張麗:這邊就是專門供網店的?
網包直供商戶趙穎:恩,對。
![]() |
記者張麗:一般在你這兒拿貨幾件能批?
網包直供商戶趙穎:他們一件都給按批發價。
網包直供商戶張海龍:一般利潤都是一兩塊錢,兩三塊錢,不等。哪個都有庫存,哪個都有現貨,主要是給網店賣家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
記者張麗:這個包多少錢?
網包直供商戶趙楠:25元。
記者張麗:這個網店拿貨25塊錢?
網包直供商戶趙楠:恩。
記者張麗:這個在網上能賣到多少錢?
網包直供商戶趙楠:賣到三十元、四十元。
![]() |
這種網包直供店現在在白溝有100多家,這些店一頭牽着網店,一頭牽着生産企業,微利運轉,這直接威脅到黃建橋的生意,加上在互聯網上,實力強大的銷售平臺對市場的瓜分,黃建橋感到,僅僅一買一賣已經沒有競爭力,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黃建橋着手調整企業發展戰略,錘煉自己的品牌。
黃建橋:我想的就是,我們來做一個白溝的ZARA(時尚品牌),就是箱包行業的ZARA(時尚品牌)。我們一年要做一千個款式,我們要讓消費者不光是在某個平臺看到我們一個包款在那兒,然後他一看他就買了。根本沒有記住這是什麼品牌,我們要讓他們記住我們的品牌,我要讓他們記住我的品牌每週上20款新款女包,我讓他們記住我們的品牌,我們的店。每週兩次來我們店裏逛,看到他喜歡的,然後價格又很低,我們因為有了一個大的量,我們的價格就能壓得很低。
編導:張麗
攝像:王浩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週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週一至周五13:42-14:1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