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幹四年,就意味着企業死掉了,文起東無論如無法面對。這時,他了解到一個信息,日本客戶已經來到中國,並且走訪了幾十家企業。
日本某原料公司業務員當時的翻譯杜偉:坦率的説,那個時候中國的企業,在塑料這個行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只能説,所以有的時候,很多可能就毀單,不執行合同。
記者李松峰:毀單的話咱們企業可以去上訴或者怎麼樣。
日本某原料公司業務員當時的翻譯杜偉:考慮是國際貿易的話,如果説採取這樣的手段也可以,不是不可以,但是考慮到費時費力,或者最後得不償失,最後有的時候,也就放棄了。
於是,文起東和團隊商量後,也決定如法炮製,就等日方客戶上門攤牌。這原本是定好的事情,不成想中途卻讓文起東弄出了大岔子,把所有人都弄蒙了。
文起東公司副總經理劉宏偉:當時説出這幾個字,我們幾個人快崩潰了。
文起東:他讓翻譯再翻譯了一遍,他很震驚了,他完全意外,他想怎麼可能。
![]() |
那麼,在文起東的企業生死存亡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令人心驚的故事呢?
2003年5月,日本原料供應商來到營口,在一間會議室裏,雙方坐下還不到五分鐘,剛説了幾句話,日方代表就拍起了桌子,現場火星四濺。
日本某原料公司業務員當時的翻譯杜偉:當時的話確實很激動,應該是,已經發生了爭執,爭吵。
文起東公司副總經理劉宏偉:特別激動,拍桌子,説不行,這事必須得執行。
文起東:那麼他給我們講,説你這個企業現在很小,因為你的目標未來不是做這麼小個企業,你可能要變成企業家,要做成很大的一個企業,如果你今天開始養成不講誠信的習慣,那麼未來你的路越走越窄。
日本供貨商的一席話,戳到了文起東的心裏。
文起東:我當時覺得猛然被,叫醍醐灌頂也好,我馬上醒悟了,實際上他説的是對的。我當時醒就悟了,完了我就開始用五分鐘的時間思想在鬥爭,我們怎麼辦?是要虧300萬呢,還是要跟他耍賴。
![]() |
一旁的劉宏偉發現了文起東在猶豫,趕緊拽他的衣角。
文起東公司副總經理劉宏偉:我就拽拽他衣角,我看他也沒什麼太大反應,我又拽了幾遍。我是想告訴他,我們都已經商量好了,你千萬別因為一時衝動,把這主意就給改了,
是寧肯毀約挨罵一回,還是執行合同白幹四年,在利益和誠信之間,文起東的內心的天平不斷地起落着,他的心不斷地在掙扎,沉默五分鐘之後,他做出了讓在場的人都驚訝的決定。
文起東:我當時就表態説,這個合同我執行。我心裏在流血,我300萬元對我來講要白幹4年,但是我依然跟他表態,我執行這個合同。
記者李松峰:他當時有反應嗎?
文起東:他又一次反應,這一回改成他很震驚了。
1200噸高價買進的原料很快堆到了工廠裏,看著四處堆放的原料,包括文起東在內,大家都有一種疑問,這要白幹四年可怎麼撐得下去。可誰都沒想到,這件事讓文起東的誠信在圈內傳開了,很多日本客戶慕名而來,大量的訂單逐漸抵消了這批原料帶來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