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湖北省杜堂村:“結合”“融合”創新發展 實現鄉村繁榮興旺

三農 來源:央視網 2020年05月07日 14:1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杜堂村鄉村旅遊發展日趨壯大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姚集街杜堂村位於武漢市北部、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中軸北端,省級黃土公路縱貫全村。全村13個自然灣、471戶、1748人,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村民紛紛外出務工,農房大量閒置,土地大面積撂荒,山林無人看管,經濟收入普遍較低且不穩定。

  2014年,在黃陂區委、區政府及街道的熱情感召下,杜堂村引回本村能人——武漢萬中集團董事長葛天才。他先後投資近4億元打造了美麗鄉村葛家灣,成立了武漢木蘭花鄉景區。在武漢市大力推行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市民下鄉的“三鄉工程”的號召下,2017年3月,木蘭花鄉景區一期工程開園。2018年,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和旅遊開發,以葛家灣為核心的荊楚民居美麗鄉村與木蘭花鄉景區交相輝映,描繪出杜堂美景。杜堂村先後榮獲“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北省最美休閒鄉村”等榮譽稱號。

  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黃陂區杜堂村全省聚焦、全國關注,先後吸引國內32省市、500多批次,近萬人的參觀考察,還接待了3個外國以及中國台灣地區代表團參訪。開園至今,木蘭花鄉景區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110余萬人次。

  以旅遊為紐帶 實現鄉村繁榮興旺

  黃陂區杜堂村村景結合、農旅融合的做法不僅有效加強了鄉村風貌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創新了土地利用方式,加強了土地的集約利用,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其核心是以鄉村為基礎,以旅遊為紐帶,以市場主體為支撐,以農民增收致富、農村全面振興為目標,實現鄉村繁榮興旺。

  (一)政府引導,搭起鄉村振興政策平臺

  近年來,湖北出臺了大量政策,為鄉村振興和“三鄉工程”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機遇,包括推進貧困村閒置集體建設用地試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4年,黃陂區委、區政府選擇杜堂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由於杜堂村位於黃陂北部山區,2014年全村拋荒耕地60%以上,常年居住人口不足30%,房屋閒置率4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0元。為此,區政府當年投資525萬元,完成村莊整體規劃,建成出行道路、污水管網、公共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後又投資1000萬元,完成5個自然灣257棟房屋的立面改造,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2017年開始,政府從頂層設計上完成了政策設計和投資引導,又相繼出臺武漢市“三鄉工程”黃金20條、鑽石10條,黃陂區全面促進鄉村振興30條,為實施“三鄉工程”吸引各類市場主體投資搭建起基礎平臺。

  (二)引進鄉村旅遊&&人,擔起鄉村振興領頭之責

  回鄉能人葛天才1966年11月出生於黃陂區姚家集杜堂村葛家灣,20世紀80年代,葛天才從杜堂村走出去,從做泥瓦匠到創立業務覆蓋十多個省市的萬中集團,近十餘年帶動了周邊上萬人就業和致富,多年來持續投資家鄉公益建設。

  2015年,在政府投資1500萬元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上,葛天才再投資3000萬元,實現美麗鄉村提檔升級。與此同時,利用其人脈關係和號召力,召集5名本村鄉賢和德高望重之人重回故土,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謀劃和管理。

  (三)加強鄉村風貌保護,發展鄉村主題旅遊産業

  依託新建成的美麗鄉村,葛天才將其旗下的武漢萬中集團建築公司總部遷到杜堂村,並註冊成立武漢木蘭花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自2014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4億元,突出鄉土民俗、生態環境、賞花旅遊特色,建成以葛家灣為核心的鄉村民俗文化商業街和以崇傑村為核心的康居養老生態村;在荒田荒坡上種上不同季節開放的鮮花1000畝,在山林空隙中建成150畝的鳥語林。“鳥語花香地,四季鄉村遊”,木蘭花鄉景區2018年吸引遊客60余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2億元,帶動周邊1100余名村民就業,目前正成為華中地區鄉村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四)成立黃陂區杜堂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創新土地利用方式

  黃陂區杜堂旅遊專業合作社是由企業代表(木蘭花鄉)、村集體代表(杜堂村支部書記)和村民代表共同成立的。合作社成立後,積極鼓勵村民們將閒置的房屋和空閒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入股到合作社。房屋入股的模式就是利用村民們的閒置房屋,按照每平方米1600元估值(100平方米的房屋估值即16萬元),每年都會有10%的保底分紅,上不封頂,這樣就確保了村民們有合理穩定的收入。對空閒的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與企業合作開發利用。

  (五)吸引市民下鄉,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遊開發建設

  黃陂區杜堂村瞄準城市市民嚮往鄉村田園生活和城市資本尋求投資新渠道的發展趨勢,大力開發農村空閒農房。按照一房一院一地送一景的思路,共推出生活配套、個性獨特的村民空閒房屋113套,劃分為美食區、文創區、民俗區、民宿區等,通過合作社平臺向外招租。

  2018年以來,合作社建成網上推介平臺,組織市民大規模看房團7次,成功簽約下鄉市民86人,簽約村民空閒房屋77套,其中,經營民宿13棟,農家樂3家,電商1家,木蘭文化博物館1家,賈恒畫舍1家,還有卓爾書店、武商量販、天福茗茶等一線品牌,以及眾多個體商戶入駐杜堂村。

  (六)文旅融合,重視鄉村精神風貌和文化建設

  黃陂區杜堂村引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木蘭傳説”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武漢市民葉蔚璋,建立國內外第一家木蘭文化博物館。木蘭文化博物館的建成,對於弘揚木蘭文化以及木蘭“忠孝勇節”的精神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杜堂村還打造了一座“杜堂村大戲臺”,戲臺借鑒實景劇目演出,以荊楚傳奇演藝為特色,不僅講述了黃陂傳奇女將花木蘭閨秀孝女、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而且還原了荊楚大地一個個精彩紛呈的傳奇人物、精彩故事。

  村景融合,農旅富民

  武漢木蘭花鄉景區所在的杜堂村、崇傑村、北門村、柏葉村共有貧困戶185戶、貧困人口465人,其中崇傑村是精準扶貧重點村。公司積極響應“三鄉工程”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以“杜堂創業、崇傑康養、北門/柏葉發展特色農業”的模式,激活杜堂區域經濟,助力精準扶貧。村民通過加入合作社,收入從過去單一的務工/務農收入轉變成了四種收入,即土地流轉收入(2000元/戶/年)、房屋入股保底分紅收入(2萬元/戶/年)、家門口就業的工資收入(2萬元/人/年)以及村民依靠景區資源優勢小本創業的收入,僅2017年杜堂村村民戶均收入已達6.2萬元。

  2018年2月,1088位村民喜笑顏開拿紅包,共同分享杜堂旅遊專業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的成果,他們獲得了打工工資、入股合作社的房屋股金及土地流轉費共計520萬元。2019年年初,村民從合作社獲得收益近700萬元。

  黃陂區杜堂村從美麗鄉村建設,再到“三鄉工程”的實施,到目前的“杜堂模式”,這個村從昔日的窮鄉變景區,荒山變花山,村就是景,景連著村,從一個擁有24個重點貧困戶的“空心村”,成為當今農村人的夢想家園。(資料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返回三農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