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看準時機,他從負債百萬到年銷8億

三農 來源:央視網 2019年09月02日 13:4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創業,時機很重要。成功的創業者,往往都具備一種敏銳的嗅覺,能夠在天機乍現的時候,果斷而迅速的出手,搶佔先機,從而把握住機會獲得成功。

   李健中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曾經在上海一家機械廠上班。1984年因為結婚,他背上了2800元的外債。當時的他每個月只有42元的工資,要想還清這筆錢,他就算不吃不喝也得還上五六年時間。一番琢磨之後,李健中狠下心決定辭職創業。於是他就在上海市徐匯區一個差不多三平方的小鐵棚裏,擺起地攤兒賣西瓜。

  在當時那個年代,擺攤賣水果的人還很少,李健中3天就純賺了1000元。就這樣順風順水的生意做了十年後,李健中決定幹點大買賣。

  十年積蓄血本無歸

  1994年,李健中籌集了上百萬元投到荔枝生意上,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那一年荔枝豐産。一箱荔枝的進貨價是450元,他只能以250元賣掉,一下子欠債130多萬元。

  這筆錢在那個時候簡直是個天文數字,生意失敗,李健中的父母打壓他,妻子也和他離了婚。他只能借錢,小批量經銷水果。為了償還鉅額債務,他做生意很拼命,自己裝貨卸貨,幹到半夜是常有的事。他想不到,他的一舉一動會被一個女人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這個女人就是王偉華,當時在一家糧油店當會計,李健中就在旁邊的市場上幹活兒,這個特別能吃苦的帥小夥兒,讓王偉華心動不已。王偉華覺得李健中不僅長得帥,最主要的是能吃苦,頭腦也行。明知李健中有上百萬元的外債,王偉華依然願意跟著他。

  王偉華有記賬的習慣,她經常用筆記本記錄下李健中採購水果的時間和價格。有一天,李健中翻看賬本,意外的從中發現了一個賺錢的訣竅兒。

  李健中從筆記本裏發現,有些水果每隔一段價格就會有一輪大的漲跌,這幾乎成了水果銷售週期裏的必然現象。他想那能不能提前預估,利用價格起伏的時間差來賣水果呢?這在行業內還有個專門的詞,叫“賭水果”。但很少有人敢做。

  “賭水果”尋找對的銷售時間

  “賭”水果,聽著容易,但判讀失誤,後果就是傾家蕩産,而李健中卻認為這是能讓他快速翻身的最好辦法。李健中的妻子王偉華不停的提醒他:做蘋果可以去賭,賭了以後利潤肯定翻倍。如果看準時機,水果的錢是很好賺的,如果看不準,水果的錢也會虧的無影無蹤。明知有風險,李健中還是要放手一搏。

  1998年10月,李健中查看了之前幾年的蘋果價格,他發現,連續三四年蘋果價格都不高,他判斷,蘋果將要漲價。雖然價格走向能預測,但到底是今年漲,還是明年漲,他心裏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李健中大著膽子,到山東收購了230多噸蘋果儲存在冷庫裏,接著他又到各個水果批發市場打聽情況。他了解到,很多同行也做出了跟他一樣的判斷,認為蘋果會漲價,也都囤了貨,準備留到來年的五六月銷售,於是李健中果斷決定,提前把蘋果賣掉。

  1月10日,李健中把氣調庫裏的蘋果賣了,整個山東的經銷商都罵他神經病,等到五六月份的時候,他們卻説李健中是高手。

  原來到了第二年五六月,經銷商們拿出囤積的蘋果,發現市場上供大於求,2元多一斤進的貨,只能以不到2元一斤的價格賠本賣掉。李健中準確預測,提前銷售,純賺了15萬元,這讓同行非常佩服。

  説是“賭”水果,其實靠的是對水果價格走勢的精準判斷,正是靠著對信息的全面收集和精準預測的眼光,李健中的生意越做越順。僅用5年時間,他就還清了130多萬元的外債,還和王偉華結了婚。

  到2006年時,李健中已經積攢了5000多萬元。而接下來,他卻幹了一件讓很多人不理解,也非常瘋狂的事情。

  5000萬元建冷庫

  在當時,建一個簡易冷庫只需要30多萬元,李健中卻要拿出全部積蓄5000多萬元來建,這麼多錢,哪怕是放到現在,都令人咋舌。

  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當時整個水果行業都是像搬磚頭一樣,從市場拿來,再送到超市,都是幾個小冷庫,快進快出,怕損耗。

  建一個冷庫,就要砸進去5000多萬元,這是李健中當時的全部身家。他也知道風險很大,如果失敗,多年心血將全部毀於一旦。

  李健中覺得要想把企業做好,尤其是水果,肯定要“賭”一次、“瘋”一次,他不喜歡默默無聞或者平平淡淡的過一生,他喜歡自己想到的事就去做,做不好就總結經驗再來。

  其實,李健中也不是盲目投資,他詳細考察過了,當時華東地區還沒有存儲量超過5000噸的大型水果冷庫,他認為誰敢率先嘗試,誰就走在同行前面,抓住了商機。

  2008年12月5日,一個龐然大物在嘉善縣建起來了,李健中的這座冷庫共四層,能抗8級地震,可儲存水果7000多噸,冷庫存儲量之大,在當時的業內引起了轟動。

  很多人都很詫異,他們覺得一個農民居然敢花那麼大的代價去造一個冷庫。這個冷庫還吸引了很多水果圈的人,他們都去看去學習。他們都覺得這個冷庫在設計上面很先進,再過幾十年也不會過時。

  這個龐然大物裏,到底隱藏著什麼奧秘呢?

  這座巨型冷庫,不僅僅是大,更厲害的是,冷庫內就是一個水果的全流程加工生産線。李健中把全國各地的水果收回來後,能在冷庫裏在全程冷鏈的狀態下,完成分類、分裝、儲存、運輸等流程,確保了水果全程新鮮。有了這個冷庫,他的存儲量大,水果品種多,質量新鮮,就在市場就有了話語權。

  李健中覺得其實人跟人的差別就在於眼光,有的人只會看到明天或者明年,他卻能看到五年十年以後的事情。

  巨型冷庫建好後,李健中開始了他的下一步棋。

  和大型超市尋求合作

  他找到華東地區多家大型超市尋求合作,這些超市門店很多,對水果的需求量大、品質要求高,巨型冷庫就成為了李健中談判的資本。

  很快,李健中就拿下了4家大型超市的50家門店,為他們長期供應水果,平均每一天的出貨量就能達到100多噸。除了供應當地市場,李健中還把全國各地,南來北往的各種水果儲存在冷庫裏,再根據市場行情,賣到各個省份,冷庫就成了一個水果的中轉樞紐中心。

  冷庫建成後僅三年時間,到2011年時,李健中的年銷售額就達到了4億多元,建冷庫的錢也收回來了,他也成為了華東地區水果銷售行業的領軍人物。2012年,李健中又開闢了電商業務,線上線下一起銷售水果。

  李健中賭水果的背後,有他對市場信息的詳細分析和精心整理。所謂賭,不過是基於數據和經驗而做的判斷。2015年,註定是李健中人生裏不平凡的一年。他的水果生意在那一年實現了線上線下都盈利,他也在那一年對外宣稱要開啟第三次創業。他跑到了新疆,説要打破行業潛規則。結果,十天就賠了480萬。

  2015年,李健中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魯克沁鎮。他説當初擺攤開始賣水果是第一次創業,建冷庫算是他的第二次創業,來到新疆就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創業。

  李健中到了新疆以後,接連做了一連串奇怪的事兒。

  反其道而行之

  他在一家公司買了新品種的哈密瓜種子,把這些種子發給當地的種植戶,讓大家按照他的要求種1.5公斤到2.8公斤之間的小型哈密瓜,可種植戶種出來的瓜,讓人哭笑不得。

  他需要的是2到3公斤的小瓜,可農民一下就種到了4、5公斤。個頭小的瓜,畝産量低,難管理,種植起來還麻煩,所以很少有人願意種。當地人早已習慣了種3公斤以上大個頭兒的瓜,李健中卻偏要反著來。

  李健中覺得如果別人種大瓜他也種大瓜,那他就是個跟屁蟲。他要找到一個突破口,而這個突破口就是種小型瓜。

  第二年,李健中繼續要求種小瓜,這次他請了當地一個合作社的理事長楊東做指導。可種小瓜只是李健中最基本的要求,他還要求哈密瓜的大小、重量、外形、甜度等都達到統一,他就和楊東一起改進了哈密瓜的種植技術和方法。

  通過改變哈密瓜的行距、株距、留瓜節位等,李健中種出來的瓜,個頭都在1.5公斤到2.8公斤之間,品質也很好。

  瓜種出來了,收瓜的時候,李健中的舉動就更奇怪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地處庫木塔格沙漠北麓,西接火焰山東端,這裡日照時間長,夏季白天最高氣溫能達到40多度,哈密瓜的溫度也高。採摘後,裝進冷藏運輸車裏,只能降低哈密瓜的表層溫度,果心溫度很難降下來。如果採摘的哈密瓜達到8成熟,再經過幾天長途運輸,很容易腐爛變質。

  6成熟左右的哈密瓜,比8成熟的更耐運輸,所以收購商大部分是在哈密瓜長到6成熟就採摘了,很少有人能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正是行業裏收購的潛規則。但是6成熟的哈密瓜跟8成熟的相比,口感大不一樣。6成熟的哈密瓜水分相當足,8成熟的瓜水分蒸發以後含糖量比剛摘下來要高一點,但口感會稍微綿軟一些。

  雖然6成熟的哈密瓜口感稍微差一點,但別人都是收的6成熟的哈密瓜,可李健中非要等到哈密瓜達到8成熟的時候再採摘。從鄯善縣到李健中浙江省嘉興市的銷售市場,距離3000多公里,火車需要走三天兩夜才能到達,如果採摘8成熟的哈密瓜,運到市場後已經腐爛變質。

  明明知道這件事兒很難幹,李健中為什麼還要這麼幹呢?

  李健中之所以要打破收購哈密瓜的行業規則,是因為他發現,現在的消費者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有水果吃到吃好吃的水果,大眾消費觀念變了,他也要緊跟市場需求,而哈密瓜就是他轉型的起點。

  他調查發現,現在的家庭三口之家居多,小個兒哈密瓜更受市場歡迎,因此才要種小瓜。8成熟的哈密瓜口感更好,他就要8成熟再採摘,可是運輸難題怎麼解決呢?李健中想出了一個主意。

  製造哈密瓜移動加工車

  以前,李健中經常到國外參觀考察,他看到國外有一種車,蘋果採摘下來後直接在車上就能加工成果醬,這讓李健中突發奇想,他也想要造一輛移動的哈密瓜加工車。

  李健中投入600多萬元自行設計製造了一輛哈密瓜移動加工車,以前他在機械廠上班時,看過車輛製造方面的書,車中的每一個功能、每一個細節,甚至每一顆螺絲釘的大小和位置,他都參與了研究設計。

  移動加工車總長15.6米,高2.9米,哪塊地的哈密瓜要採摘,車就開到哪,就近在地頭兒加工,加工完了,和挂車一連接,就能開到下一塊地。

  那麼,哈密瓜進了車裏,會經過什麼樣的加工流程呢?

  通過分選、清洗、冷卻、挂標、包裝,哈密瓜從車頭進去,15分鐘左右加工完,再從車尾出來,經過這樣的軌道,直接運送到了冷藏運輸車上。在這些環節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冷卻,當時李健中採用的是噴淋的方式來冷卻,哈密瓜在90秒到120秒之內,果心溫度能降低8度左右。

  聽説李健中造出了這樣一輛車,同行們都羨慕不已。同行們都説這輛車就像水果界的航空母艦一樣,它是一個引領者。自從有了這個車以後,把哈密瓜的包裝方式,整個行業原來的採購服務方式完全打破了。

  10天損失480萬元

  2017年,經過測試後李健中的移動加工車正式投入使用,可他萬萬沒想到,這輛讓他引以為傲的車,僅僅10天時間就讓他損失了480萬元。

  2017年,李健中在鄯善縣的魯克沁鎮跟7個種植大戶簽訂了400多畝的哈密瓜合同,他要用他的車大賺一筆。到了收哈密瓜的時候,別人6成熟左右就收了,李健中非要多等5天,等到8成熟的時候再收。5天后,李健中開始大量收瓜了,可不到兩個小時,他就著急了起來。

  因為噴淋需要過濾,過濾網經常堵塞,工作一個多小時就要換。過濾網雖然100多元一套,但是影響整個工作。李健中在小數量試驗時沒有任何問題,可當哈密瓜的數量增多,噴淋裝置連續工作,就出現了故障,停止運轉,這對於李健中來説是致命的打擊。

  那年當地的氣溫異常的高,分批種植的哈密瓜在那幾天集中成熟,即使改用老辦法收瓜,也無濟於事。

  那時有個叫蔡讓訓的瓜農看到了這一切,他找到李健中,悄悄告訴李健中,這瓜不能收,如果收了就賠錢。

  收與不收,對於李健中來説,是一件大事。如果不收,李健中只虧損50多萬元,如果他收了,將會損失上百萬元,他該如何選擇呢?

  李健中沒有過多糾結,他覺得應該講誠信。為了幫助這些果農,他把8成熟的哈密瓜全都收了。運回浙江後,幾乎全部腐爛,他虧損了480萬元。

  通過這件事,蔡讓訓看到了李健中的責任和擔當,第二年主動找到李健中合作,和他一起種植哈密瓜。明明有著好商機、好想法,李健中卻以慘敗而告終,他只能繼續改進那輛移動加工車。

  2018年,車沒改造成,他也沒有閒著,反而布了一個大局。

  用空間佈局來延長銷售時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由於地理位置、經緯度、氣溫等原因,哈密瓜種在不同的區域,成熟時間就不同。

  2018年,李健中在鄯善縣、托克遜縣、沙雅縣選了四個地方,一共流轉了2000多畝地。6月初,鄯善縣的哈密瓜可以采收;6月20日左右,托克遜縣兩個基地的哈密瓜正好成熟;7月中旬到8月底,沙雅縣的哈密瓜開始成熟,當沙雅縣的瓜收完後,9月初,李健中又回到鄯善縣,采收他的第二季瓜。到了9月底和10月初,李健中的瓜經過儲存,基本上能銷售到10月20日左右,10月20日以後,他們在海南收瓜,海南可以收到第二年的四月底,這樣基本上哈密瓜全年連起來了。

  這樣的佈局,使李健中哈密瓜的銷售期延長了1個多月,還實現了全年無縫對接。

  這天,李健中來到沙雅縣克孜勒塔木村,村民見到李健中後,趕忙拿出自家種的杏兒給他,還要燉小羊羔給他吃。

  老百姓之所以感謝李健中,是因為2018年他到當地流轉土地種瓜,老百姓既得到了土地流轉費,還能在哈密瓜基地打工增加一份收入。村民幹完活的時候,李健中還會讓村民帶一些哈密瓜回家吃。

  李健中到沙雅縣之後,不僅帶去了先進的農業技術,還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增收。他讓22戶貧困戶得以脫貧致富,有3000多人得到了勞務性收入。他促進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營造了一個社會大團結的和諧的局面。

  2018年,李健中的車沒有改進完成,他在哈密瓜6成熟的時候進行采收。2019年,李健中的移動加工車終於可以上陣了,對於李健中來説,成敗就在這一年。

  移動加工車帶來財富

  2019年5月底,李健中開著他改造的移動加工車又來到了魯克沁鎮,這次他要收8成熟的哈密瓜。兩年前,是因為冷卻環節出了問題,讓他虧損了480萬元。今年,李健中在水箱裏安裝了兩根製冷管,能夠使水溫保持在2攝氏度到5攝氏度之間,他把以前的噴淋冷卻改成了浸泡冷卻,那浸泡冷卻的效果如何呢?

  李健中同時在地裏摘了兩個哈密瓜,經過120秒浸泡的瓜,比沒有浸泡的瓜,果心溫度能降低10度左右。

  哈密瓜的果心溫度降低後,經過挂標、包裝等環節,由傳送軌道送到冷鏈運輸車上,直接運往浙江嘉興市的市場。李健中的八成熟哈密瓜,批發價每斤比其他哈密瓜高出一元錢,但還很受經銷商的歡迎。

  李健中研發生産的移動加工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6月9日,李健中結束了他在魯克沁鎮這一個基地的采收,趕往下一個種植基地。今年,李健中預計在整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收購哈密瓜4000多噸,價值3000多萬元,而他的雄心遠不止於此。

  現在,李健中每年銷售90多個品種的水果,他還想將來開發出其他品類水果的移動加工車,讓更多的水果産品都能像哈密瓜一樣做到好口感、高品質。他這輩子就癡迷水果這一件事,他要時刻琢磨著,把更多好吃的水果帶給消費者。

  李健中覺得如果他這麼做能帶動中國哈密瓜或者其他水果産業的發展,他付出再多也值得。

  李健中,他始終在和時間較勁。他賭水果是在水果價格起落中尋找對的銷售時間;他在新疆開闢四個種植基地,是用空間佈局來延長銷售時間;他設計水果加工車是在為口感更成熟的水果爭取時間。做生意,時間就是時機,時間就是財富。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