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廣網黔東南9月19日消息(記者方永磊 王子衿)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和記憶載體,蘊藏著民族精神的DNA,廣泛分佈于各個地區和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正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裏熠熠生輝。
自2004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以來,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開展如火如荼,形成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經驗,而農民專業合作社便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近日,央廣網記者跟隨“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 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絡傳播活動記者團在非遺“富礦”貴州省採訪時發現,黔東南州的手工藝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非遺保護的中堅力量。
侗品源:改良古法讓侗布傳承更“典雅”
侗族世代以“侗布”做衣裙,經過扎染、瀝幹、漂洗、晾曬等工序後,肌理結實端莊的布匹才能做成。扎染時一般有米染、面染、豆染等技法,即用豆面,石灰調成防染槳,通過花板涂在布上,然後煮染。儘管工序非常複雜,但侗族人至今依然樂此不疲,保留著這種純手工的染布方法,也構成了侗布色彩柔和、風格古樸典雅的特色。
黎平縣侗族藍靛靛染代表性傳承人陸勇妹從小就跟著母親學會了扎染、刺繡等技藝。2013年到2014年,為了恢復失傳多年的豆染技藝,陸勇妹走訪了附近的很多村寨,通過老人對豆染的回憶和講述,再通過不斷的實驗,最終恢復了豆染技藝,並取得了專利,也讓藍靛靛染的非遺傳承更添神秘色彩。
2015年,抱著對藍靛靛染的熱愛,陸勇妹開始了自己的創新創業之路——發起成立一家以藍靛靛染和侗族服飾為主的農民手工藝專業合作社,讓這項非遺文化産品更好地被傳承和傳播。
今年七月,陸勇妹在縣政府的支持下開辦了精英培訓班,向學員培訓藍靛靛染技藝和市場營銷知識,希望在利用好非遺商機、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優化民族手工藝製作流程,推動刺繡、織染傳統工藝標準化、規模化和創意化。
“侗族的傳統布料是棉和麻,為了彌補這兩種面料在製衣上的缺陷,讓衣料可以更加塑形和耐磨,我們將金屬線、魚線和鬆緊線這些元素增加到傳統的織布機中。”陸勇妹告訴記者,除了堅持傳承本民族傳統技藝,合作社還對豆染生産裝備、植物染料配方調製等方面進行了改進,迄今已經取得了5項技術專利和9項外觀專利。
細緻的分工,時尚的設計,陸勇妹負責的合作社越做越紅火。如今,合作社已經有600多名社員,除了同鄉的繡女外,臨近村落的繡女也加入了進來。目前,合作社已經在黎平縣城和旅遊區開設了三家實體店。2016年,店裏銷售額達到300余萬,預測今年還會更多。
侗族大歌:唱響最炫民族風
侗族大歌作為化石級古曲,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在中國侗族地區淵源流傳的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形式。作為侗族人代代相傳唱的一種歌曲形式,侗族大歌凝聚了侗族人特有的音樂審美,生活趣味和社交禮儀,同時也承載著侗族對於先輩歷史的記憶。
侗族大歌為多人分聲部無伴奏大合唱,演唱者都是未經專業訓練的當地民眾,憑著天生對音樂的敏感和滿含生活的各種情感來表演。數十人的合唱,可將高音部、低音部、混聲、和聲、輪唱、花腔等等唱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種類繁多的侗歌營造了一個小黃侗人交流的圈子。“基本上農閒時,村裏每晚上都會唱歌,同齡人十幾人組成一個歌班,男歌班會去找女歌班對歌。”7歲開始學大歌的吳榮德意識到,海內外遊客慕名紛至沓來,應該把村民更緊密的組織起來,把侗族的“能歌善舞”變成大家致富的法寶。
吳榮德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從江縣委宣傳部文化産業辦公室的積極響應。為進一步唱響“侗族大歌”這一民族文化品牌,做強做大旅遊産業,文産辦還專門撥付了30萬元省級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侗族大歌專業合作社,並協助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制度及工作目標。
2015年11月29日,小黃村侗族大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正式成立。這也是侗族大歌遺産地第一次創辦旅遊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設在小黃侗歌堂裏,採取“農戶+合作社+公司”的經營管理體制,與鄉村旅遊、特色農業等實行多産業融合發展。合作社一方面承接風情表演、侗歌傳承、對外教歌、外出表演等;另一方面,社員或民族工藝師傅們可以在合作社裏統一製作民族樂器、民族服。飾、民族刺繡、草鞋、民族工藝品,並有專門的經理與客戶商談,保證民族特色工藝品的銷路。
“侗族歌聲的世代傳唱就是我們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合作社還創辦了研習基地,定期組織研討培訓。” 吳榮德希望將村民留在故鄉,共同堅守這筆驚艷著歲月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通過表演歌舞劇將自己民族的文化成體系的傳播出去。“只有通過集體的力量,才真正有可能侗族的文化根基一直傳承下去。”
非遺傳承的生機在民間
黔東南州現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1項3個保護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53項72個保護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92項242個保護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54項300個保護點,其國家級項目總數位列同級地州市第一,是全國名副其實的非遺大州。
近年來, 黔東南州崛起了一批以“非遺”技藝為支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非遺”合作社,通過專業設計、集中培訓、分散生産、統一收購銷售的方式,帶動了數萬瑤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村民通過傳承保護民族文化,在家門口輕鬆實現就業。
“技藝專業合作社不僅帶動了文化、旅遊等相關産業發展,還促進了繡娘、織娘、歌師等一批民族民間工藝從業者增收致富,實現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市場對接。”黔東南州文改文産辦主任廖永倫表示,合作社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村民是鄉村文化的主體,普通民眾的參與是傳統村落和文化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接受記者採訪時反復強調,非遺保護的核心是保護文化生命力。“非遺傳承實踐是否豐富,非遺能力建設是否強勁,非遺傳承人狀態是否積極向上,非遺傳承過程中是否惠民,這些要素都是非遺傳承過程中的重要方面。”
近年來在非遺保護的研究中,生産性保護方式多次被提及。黔南州這種農民手工藝專業合作社的非遺保護方式,將文化保護與市場推動相結合,把非遺傳承人的特殊技藝轉化為産品,恰恰可以在帶活地方文化産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地保護當地文化的多樣性和生命力。
這種鮮活的保護模式,不僅解決了部分人的生計問題,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地方特色文化在新時代的內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