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砥礪奮進的五年 脫貧攻堅篇】對因病致貧説“不”

三農 來源:《工人日報》 2017年06月16日 08:2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因病致貧、返貧,並不鮮見。怎樣對因病致貧説“不”?醫療扶貧至關重要。

  在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北山鄉上金巴臺村,貧困村民郭英芳告訴記者,得益於精準扶貧政策,自己住院看病比往常少花了數千元。

  今年2月,50歲的郭英芳因全身嚴重浮腫、呼吸困難住進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二人民醫院。經診斷,她此次住院是由於老毛病惡化導致的。

  5年前,她得了肺心病(肺源性心臟病),這是高原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疾病。症狀輕的時候,呼吸困難;嚴重的時候,身體缺氧、出現紅色瘀斑,甚至會全身浮腫。患了這種病,需要每天吸氧,否則可能呼吸衰竭。

  “我住院前,臉腫得有兩個頭那麼大,腿粗得走不了路,就連上體重秤都邁不上去。”她指著自己左腳後跟上的紅色瘀斑對《工人日報》記者説。

  記者問她:“浮腫不是一天形成的,為什麼要拖到要命的時候才去醫院?”

  郭英芳回答:“能省點錢就省點,我這四五年,年年住院看病四五次,花了快20萬元了。”停頓片刻,她哽咽著説:“花了這麼多錢看病,把給兒子結婚用的錢都花了,現在大兒子和三兒子都沒有結婚,我心裏著急啊!”

  郭英芳家的經濟情況急轉直下,要從5年前説起。2012年正月,二兒子成家,當時郭英芳感覺身體不適,但為了給孩子忙活婚禮就沒當回事。婚禮結束後,她倒下了,被送往青海省紅十字醫院救治。這次住院治療,花了5萬多元。不幸的是,病痛沒有就此終結,反而不得不每年入院治療。

  郭英芳的丈夫文樹明是一名木匠,以前家裏的日子還算過得去。“如今上歲數了,幹不動了,收入來源少了一大塊。”右耳有點聽不清的文樹明操著口音對記者説。“這幾年,多的時候住院5次,少的時候3次,都是因為肺心病。花錢的地方還有風濕病,要買好多藥。”郭英芳將新抓的中草藥攤開在記者面前説,“這個草藥是治風濕的,能吃10天,花了300多元。”

  5年來,不斷住院看病的花銷,以及二兒子結婚的彩禮等支出,導致這個家庭陷入貧困。去年,村子裏開了11次大會討論,最後評定郭英芳家為精準扶貧戶。扶貧戶住院報銷比以前多,“我今年住了10天院,才花了642元。”郭英芳説。

  記者在《門源縣貧困人群一免七減結算表》上看到,郭英芳住院期間的主要支出是藥品費和檢驗費,分別是3304.58元和1095元,加上其他費用,共計消費5996.58元。“村子裏的新農合覆蓋率100%,這就給她報銷了3635.64元,我們海北藏族自治州還有綠色診療卡制度,貧困戶家庭每個成員都發了,持卡結算還可以享受10%的減免。”該村第一書記肖全良拿過這份結算表指給記者看:“你看,從B超到心電圖,再到床位費,凡是有花錢的項目,全都減免了10%,總共減免是511.81元。”

  郭英芳對政策並不是很熟,只知道因為精準扶貧,自己的負擔小了很多。

  “她説的是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是為精準扶貧戶專門設立的。新農合報銷剩下的部分,可以申請這個渠道,最後個人自籌部分就會更少。”肖全良向記者介紹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就她的情況來説,通過這一制度報銷了1207元,加上新農合的報銷、綠色就診卡減免,最後個人只花了600多元。”

  在上金巴臺村,享受到醫療扶貧政策的還有59歲的白明勝家。去年10月20日,他妻子王德鳳因為呼吸不順,難受得厲害,被送到海北第二醫院住院治療。今年又住了一次院,還沒走完報銷流程。

  “去年醫生説是大泡性肺氣腫和乾燥綜合徵,住了10天醫院。花了5000多元,還有門診買藥,最後報銷完自己花了1080元。”王德鳳説。

  有兩個以上兒子結婚置辦彩禮,或者家人患有疾病的家庭,在這個地方基本都難逃貧困的泥淖。“除了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幫扶,不少村民改變了觀念,以前就知道種地、養牛,現在外出務工、學技術的越來越多,收入渠道寬了不少。”肖全良告訴記者,比如郭英芳家,大兒子和三兒子都是廚師,每個月有近萬元收入。

  “這個季節大家都在挖蟲草,一根10多元。孩子們掙錢,我們也得掙錢。”郭英芳拿著丈夫幾天來在深山裏挖到的近20根冬蟲夏草對記者説,“政府的好政策讓我看病省下錢,以後苦點累點也一定要多掙錢,給兩個兒子娶媳婦,讓日子好起來。”

實時熱點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