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毅:冷漠不該是獲救者的表情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7日 1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010年12月12日,十幾名復旦學生和驢友在安徽黃山風景區登山探險時迷路,在當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安全脫險,但黃山風景區公安局24歲的民警張寧海卻不幸墜崖犧牲。獲救的復旦學子在網上大談公關,表現出對生命的冷漠與淡然。(東北網12月16日)

  關於此次救援引發的系列報道,看似隨著張寧海的追悼會(17日)的舉行而告一段落,但由此引發的有關人性冷漠的話題,卻在新聞報道之外展開,更多的未展現于報道之中的細節證實,其中的一部分人,的確配不上張寧海的犧牲。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位驢友公開自己的名字,敢於站出來對張寧海的犧牲心負愧疚,對張寧海的父母説聲道歉。一名親臨現場採訪的電視臺記者的微博,講述了這樣的細節:“下午,張寧海的遺體被搜尋出來,抬下山的時候,那18個復旦大學生(注,原文如此,實為10名復旦大學生,4名復旦校友,以及4名上海驢友),並不是像報紙寫的那樣痛哭流涕,他們很平靜,甚至連我們的採訪都是追著問的,他們説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們臨行的車前,一個男學生過來説,不好意思,要上車了。接著,把車門重重地關上。”

  這是所有的新聞報道裏都沒有的最現場的報道,也可能是最直逼人性的一段描寫,為什麼之後所有的紙媒,都沒有關於獲救當事人的報道?哪怕只言片語的疑問,也有助於我們了解更多的事實。或許,怕擔上令張寧海遇難的罪名,而集體選擇了逃避?

  一方面,來自《東方早報》的報道稱,張寧海的父親呼籲不要責怪這批大學生,老人家悲痛之中的寬容讓我們不禁淚流滿面;另一方面,卻是獲救者的集體失語,透出冷漠自私的一面。鮮明的反差,讓人無言以對。(王毅)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