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記:“傍傍”很流行,奮鬥很無力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8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今日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結婚要傍大款,理財要傍巴菲特,辦事要傍有權力的人……如今,不少人一門心思地希望借助“捷徑”實現個人目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類人被稱為“傍傍族”。有人認為,“大樹底下好乘涼”,“傍傍族”的行為無可厚非;但有人擔心,如果人人都要去傍,事事都要去傍,那麼還有誰會去奮鬥和創新呢?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展開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2870人參與),56.9%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普遍存在“傍傍族”,其中11.1%的人表示這樣的人“非常多”。

  應該説,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此次調查,是前不久另一次調查的縱深與擴大:據11月11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77.9%的受訪者坦言身邊真正的朋友很少,其中6.7%的人表示自己幾乎沒有真正的朋友。上次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拜金主義橫行”讓友誼變味、很多人交友是出於利益考慮——這句話的“擴大”注解就是,不僅在交友方面,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分倚重傍款傍權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病。

  如此説法,絕非誇張。正如報道中相關專家説的那樣,通常而言,“傍”是一種常態。但是,當“傍”一方面使傍人者無底線地喪失起碼的尊嚴與人格,另一方面使被傍者過分地濫用權力與財富破壞規則、損壞秩序時,“傍”影響到的就絕不僅僅是民眾價值觀的顛覆、獨立精神的缺失、創新能力的低迷,而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社會病”。

  比如,當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奮鬥無法實現夢想”、“所有人都在傍,我不傍會吃虧”時,“傍”就會消解為數眾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奮鬥觀。人人自感是弱勢的社會,是穩定預期失調、規則被嚴重破壞等系列社會問題的外顯,而當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傍”的捷徑淩駕於規則與秩序之上時,只能説明,這個社會鼓勵民眾消除“弱勢感”的渠道已經呈現巨大偏移。

  再比如,當近70%的人選擇“靠自己的能力難以實現夢想”這一選項時,只能説明我們社會的正常階層流動渠道愈趨單一、逼仄。據11月18日《人民日報》報道,該報記者近期調查弱勢群體生存狀態時,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貧困農民張中周的一句話,打動了很多人。他説:“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沒機會。”某種意義上説,正是這種“沒機會”的徬徨與無奈,讓很多人不得已選擇“傍”。

  “傍”風橫行表明,在我們社會的一些方面和領域,常態的規則已經成為擺設——很多人成為“傍傍族”,不過是試圖享受擺脫規則、秩序“束縛”的特權快感。從這個角度説,清理規則、重整秩序,無疑是消除傍款傍權帶來的系列“社會病”的良方。□李記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