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邱林:韓國對中國的指責毫無道理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6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朝鮮與韓國炮戰後,韓國人心惶惶。奇怪的是,韓國媒體不是批評李明博政府無能,反而大罵中國,要求北京約束和教育平壤,否則中國就不是負責任的大國。韓國對中國太自以為是,實際上透支了中韓關係。李明博政府沒有意識到中國立場的變化,反而婆婆媽媽地教訓中國,不斷消費和透支中韓關係,其實相當不明智。(12月6日《國際先驅導報》)

  11月28日,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專程赴韓勸和,與韓國總統李明博會談2小時,中方提出重啟六方會談,以緩解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但李明博一口拒絕,反而要中方對朝施加影響。與此同時,韓國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評中國“袒護”朝鮮,甚至認為朝鮮之所以大膽,正是因為有中國的“庇護”。

  一些韓國媒體甚至擺出一副教訓人的口氣,對中國指手畫腳。11月29日,韓國《朝鮮日報》發表《韓國要對中國説“不”》的評論稱,如果中國離王道越走越遠,韓國要向中國説“不”。韓國要對中國提出這樣的要求。第一,中國不要再袒護北韓非法的侵略行為。第二,中國不要再以力壓人。第三,不要把經濟當作向韓國施壓的籌碼。如果中國憑藉自己的力量無視這些正當要求,那麼在國際社會上的信任度將很難不受到影響。

  韓國《朝鮮日報》對中國的指責毫無道理。因為中國既沒有向朝鮮下令炮擊延坪島,更沒有與朝鮮進行針對韓國的聯合軍演,有什麼錯?韓國媒體實際上是想離間中國與朝鮮的關係。在韓國政府看來,孤立朝鮮,關鍵是斬斷朝鮮的國際援助,尤其是讓中國站在韓國對朝的統一戰線上,故李明博政府拚命拉攏中國;當拉攏達不到目的,韓國便出言傷人。

  韓國將“炮口”對準中國,與上次處理“天安艦”事件一樣,既指責朝鮮是兇手,又要求中國譴責朝鮮。事實上,中國作為韓國與朝鮮的鄰國,其政策一直是用中國、美國、韓國關係作為坐標。在盧武鉉時代,韓國在中美採取平衡戰略,中國便在韓朝之間採取平衡戰略,朝鮮一有越軌行為,中國也加以勸阻。自2000年以來,韓朝關係有所緩和,朝鮮半島局勢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李明博2008年初就任韓國總統後,徹底拋棄了前總統金大中提出的“陽光政策”、盧武鉉的“平衡政策”,代之以實用主義外交,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這一政策調整使得南北關係急轉直下。今年3月“天安艦”事件後,韓國多次盛邀美國參加聯合軍演,加上後來李明博又提出征收所謂的“統一稅”,進一步引起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正是李明博政府全力倒向美國,朝鮮半島的局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六方會談”幾乎停滯,朝韓關繫緊張。韓國的外交政策似乎已進入了一個劍走偏鋒的“怪圈”,即把自身的安全託付于美國的同時,一味堅持對朝強硬。韓國高估了自己,幻想在美國的幫助下讓朝鮮“低頭”,最終完成韓國主導下的統一大業。但美國是何等的精明,基於其整體戰略安排,見縫插針,見好就收。

  如今,韓國官方和媒體誘導韓國內的反華情緒,其做法實在拙劣。最近,維基解密上公佈出來的信息明明白白地顯示,韓國政府在多年以前就已經清楚地獲悉中國在南北對抗中更為傾向於韓國的立場。但在“天安艦”事件、“延坪島炮擊”事件後仍然不遺餘力地抹黑中國,誹謗中國,以便將自己塑造成敢於對抗強大的國家。

  然而,韓國現在很多方面是自相矛盾的。特別是韓國的經濟以外向型為主導,在經濟上依賴中國非常嚴重。目前,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2009年,中韓雙邊貿易額達到1409.5億美元。因此,韓國政府同樣將中國視為經濟發展的靠山,韓國的不少企業在中國有相當大的市場。可以説,沒有中國,韓國的經濟就會崩盤。

  因此,韓國既沒有資格,也沒理由指責中國。韓國一些政客試圖以犧牲中韓政治、經濟的長期利益,來獲取短期的政治利益,最終損失的還是韓國的利益。觀察人士指出,除了經濟利益以外,韓國政府中一些人並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值得合作和相信的夥伴,而是將中國看成是“實實在在的威脅”。想象一下,如果這種思維佔了上風,那麼中國與韓國的經貿活動還能像過去那樣一帆風順嗎?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