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北約”“華約”,別忘招生改革的“契約”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3日 16: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010年,清華和北大都選擇了聯盟其他高校進行自主招生考試,清華與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實行五校自主招生聯考,北大與香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三校自主招生聯考。這時候初步形成了網友戲稱的“北約”“華約”對陣。2011年自主招生考試,“兩大陣營”同時擴軍。均形成了“七校聯考”。這樣,2011年全國14所知名高校分成兩個自主招生聯考的“聯盟”。(11月22日《新京報》)

  知名高校自主招生的“聯盟”,是自主招生在形式上的“變化”,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考生的奔波之苦,形成“考生資源”合理利用的局面。無論考生是選擇“北約”,還是相中“華約”,你都得有足夠的“分數”作為“敲門磚”,否則“沒門”。作為高招體制內改革的自主招生,形式再怎麼變化,“萬變不離其宗”,考試成績依然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最核心的,“唯分數論”絲毫沒有撼動。

  一直以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只停留在“體制內變化”,其暴露無遺的體制性和制度性弊端頑強生存。“唯高考分數論”始終不變,體制性的變革、本質性的突破、核心層的顛覆始終“不敢”。高招政策陷入迷茫期、困惑期,抑或是“停滯期”。各大高校都在觀望、等待,不越雷池半步,中規中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為改革有風險,還有來自社會方方面面有形的與無形的壓力。從這個角度看,“北約”“華約”不過是自主招生的一次“約定”,最多只能算是“量的積累”。

  不久前,傳出北大招生可望改革的利好消息。11月8日,北大校網公開了一封北大11位教授聯名寫給校長周其鳳的公開信,提出要改變北大現有的招生政策,嘗試採用“高考成績與本校專家面試相結合”的招生選拔方式。周其鳳表示,他本人完全同意這個建議,但是考慮到招生改革事關重大,怕考慮不週,因此向全體校友和師生徵集意見。嘗試採用“高考成績與本校專家面試相結合”的招生選拔方式,是對“唯高考分數論”的制度性否定。可是,至少在2011年自主招生中,北大不敢有太大的動作。

  “北約”“華約”,別忘高校招生改革的“契約”。有人説,高招改革契合“大學精神”,甚至是一次大學精神的“喚醒”。因為“大學精神”的本質特徵就是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溫家寶總理説過,“一所好的大學,在於有自己獨特的靈魂,這就是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北約”“華約”,甚至所有的高校,都有一份招生改革的“契約”———出於“大學稱謂”,出於“責任擔當”,出於“精神啟蒙”,出於“獨立思考”,出於“自由表達”,也出於公眾期待。 □巢江淮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