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清華人大等高校組自主招生聯盟 "北約"華約"鼎立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3日 16: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雖然時值週末,11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香港大學7所高校按照此前的約定,在各自的招生網站上發佈了同一則公告:2011年,7校將聯合舉行自主招生考試。

    在此之前,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宣佈加入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的“五校聯盟”,使這一陣營擴充到7校。

    這意味著,從今天開始,我國報考難度最大的14所名牌大學結束了過去各自為戰的局面,結成兩大聯盟,以在招生競爭中贏得更多的主動。

    最早的高校自主招生聯盟出現在2010年自主招生選拔中,由清華大學等5所高校組成。現在,由於兩大聯盟中的佼佼者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因而這兩大聯盟分別被戲稱為“北約”和“華約”。

    北大等7所高校今天發佈的公告稱,參與高校將在自主選拔中聯合命題,統一組織筆試並共享考試成績,根據考生筆試成績確定參加本校面試考生名單。在考試內容上,由各高校根據學校人才培養定位的“共性需求”聯合出題,著重考核考生的素質與能力。公告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深化高校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積極探索人才選拔的綜合評價模式。

    7校招生部門統一向記者提供的書面説明仲介紹,首要的考慮是為了減輕考生負擔,避免考生來回奔波。實行聯考後,考生只需參加一次考試,就可獲得申請多所大學面試的機會,考試成本將大大降低。其次,是為了給考生更多的選擇機會。7所高校之間的地位完全平等,考生所報考的高校互為平行關係,不分先後順序,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興趣和各高校人才培養特點進行多元組合,選擇機會大為增加。

    此外,聯盟高校既聯合又強調自主性。在考試科目設置上,儘管設置了7門科目,但選考哪些科目以及每科成績如何使用,則由各高校根據人才選拔需求自行決定。

    比如,復旦大學非常強調文理綜合,就要求報考復旦的考生提供7科的成績,其他高校則不一定有這樣的要求。

    名牌高校“結盟”的探索始於2010年自主招生考試中清華大學等5校的聯考。為何北大等高校沒有加入這一聯考?

    北大招生辦負責人對此表示,之前確有動議,也曾研究過“985工程”的30多所高校聯考的可能性,但最終這一想法被放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儘管是自主選拔聯考,但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仍然是自主,是在高考整體框架不變前提下的自主選拔,它在功能上不能與高考重疊,不能用聯考來替代高考。如果“985”高校的自主選拔統一成一個模式,將會對高考制度的權威性和穩定性造成極大影響。

    北大等7所高校強調,參與高校“基本上都是以文、理、醫、工科見長的綜合性大學,在歷史傳統、精神文化,特別是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目標上有相似之處”。而在清華等高校的招生同盟中,則既有綜合高校,也有文科強校與工科強校。總體而言,兩大聯盟在招生競爭中勢均力敵。

    值得注意的是,兩大招生聯盟的有關負責人均對記者表示,反對惡性的生源競爭。

    招生結盟會否加劇生源競爭?針對這一問題,北大等高校回應説:“應當承認,生源競爭是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普遍現象,它體現了高等教育機構對優秀人才選拔的高度重視,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種競爭應當是良性而不是惡性的。也就是説,它必須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興趣和選擇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不能通過高額獎學金和好專業進行所謂‘求生’、‘拉生’活動。”

    “我們認為,當前對於中國高校來説,我們真正應當關注的,不是招收了幾個‘狀元’或高分學生,而是是否招到了真正適合自己培養的學生。我們必須放眼全球,在世界範圍內與世界一流大學進行生源競爭,為中國的自主創新選拔人才,這才是中國大學的使命所在。因此,至少在我們7所學校內部達成了共識,大家地位平等,充分尊重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不進行惡性競爭。這應當是一個進步。”

    一年多來,由清華大學等高校參與的另一招生聯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亦多次有類似的表述。

    本報天津11月21日電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