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DV哥拍自殺”釋放社會雙重表情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8日 17: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楊海東

      近日,一名20來歲的小夥子在南京長江大橋跳江,落水後,求生本能讓他拼命在江水中掙扎,獲救時還給漁民錢,可令人遺憾的是,最終因傷勢過重死亡。拍客張先生用DV記錄下這一幕,他説初衷是想給輕生者一個警示,生命真的只有一次。(11月18日新民晚報)

      這則新聞無疑又投射出時下美德低垂的社會映像,及由此引發的人們對社會信任危機的種種擔憂和困擾。一定意義上,這也是“DV哥”遭致網友拍磚,甚至被扣上“見死不救”帽子的原因。可是筆者認為,一味譴責“DV哥”的不道德,除了顯得意氣用事之外,于喚醒美德回歸、信任重樹,恐怕也是杯水車薪。

      我們重溫新聞會發現,在當時的狀況下,別説這位“DV哥”不會游泳,就是這方面的運動健將,面對橋下滾滾江水,單憑一己之力恐怕也難以成功實現救人的目的。從一個角度看,這或許背離了“舍生救人”的美德標準,但換個角度,卻是理性施救的不二選擇。比如,曾激起社會強烈反響的湖北大學生“接力救人”,人們讚美的同時不也引發了對施救方式的種種拷問嗎?一定意義上講,“DV哥拍自殺”而忘了“舍生救人”,流露出理性而不盲動的表情,這也是人們認知的一種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DV哥拍自殺”無論如何不能與憑《饑餓的蘇丹》榮獲普利策獎的攝影家凱文-卡特相比較,因為後者關乎的是一位記者的職業道德,而“DV哥”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其實,“DV哥拍自殺”更多釋放出的,是面對自殺者,DV哥如何能做到端穩DV機,而這顯然勾勒出人情冷漠的社會剪影。

      就拿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層面來看,給了任何人當“記者”的機會,但在這個平臺上,為嘩眾取寵、唯利是圖所包裹,儼然成了媚俗和惡俗集中亮相的舞臺,一個側面恰恰映照出現實社會美醜、善惡日益“無疆”。可以説,正是這種價值觀的發萌,給了人們面對生死、面對正邪,不予理會甚至權充未見的足夠理由。縱然如DV哥所言,拍攝初衷是“想給輕生者一個警示,生命真的只有一次”。然而,我們可以想見,這段視頻在網上除了贏得一些點擊率外,所起到的“警示”效果非但低微,反而放大了人情冷漠的表情。

      因此,切不可對“DV哥拍自殺”只掄棒子,畢竟其個體還是社會的局內人。那麼,同樣作為局內人的我們,是否該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拍X”的DV哥呢。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