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鬱慕湛:別在既定的CPI目標上糾纏不休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2日 0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日前稱,估計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要稍微高於年初制定的3%的目標。這是國家部委有關負責人首次表示今年物價漲幅會超過3%,説明當前物價形勢比想象的嚴峻。

  當前似乎什麼都在漲。國家發改委10月對北京、上海、重慶等36個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的監測顯示,在監測的31種産品中,近80%出現價格上漲。漲價的不僅是蔬菜、糧油、鮮肉類、水果、食油、糖、鹽等食品,衣帽鞋等服裝也在漲。水、電、煤、油之前已經漲過,是否還會再漲,不得而知。

  這許多漲價,媒體常説是中間環節和遊資炒作所致。根據《東方早報》的調查,以番茄漲價來看,種植環節——農民增加的收入有限,那些中間環節同樣沒啥增收或者增收有限,運輸環節因為運輸成本將近40%的提高,而較去年反而減收;批發商和零售商則有賠有賺,因成本上升總的來説都不好過;至於終端客戶,無論是居民還是大小飯館,則肯定多付錢了。這就是典型的通脹,各個環節都在漲價,各個環節也都在承受漲價。

  或者果真是遊資炒作,遊資在撈好處?前些日子蘋果價格剛漲時,説是遊資炒作,結果蘋果市場並無多少遊資。當然,有些漲價商品中是有遊資活動的,不過蔬菜水果不易儲存,遊資炒作風險很大,因而沒有必要誇大遊資在當前漲價中的作用。

  當前通脹固然是因為今年自然災害比較多,需求比較旺盛,國際寬鬆的貨幣環境,尤其是美國啟動第二輪定量寬鬆計劃,輸入性通脹壓力更加增大,但不能不承認,通脹的主要壓力來自去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實施的“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來自超發的43億元人民幣。

  央行副行長馬德倫認為,外匯的大量流入,導致央行投放大量貨幣。目前央行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公開的市場操作,通過對衝來控制過多的貨幣出現,同時還採取包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來控制流動性。但是,去年以來超發的43億元人民幣不完全是遊資。這鉅額的超發貨幣雖然有相當一部分流入股市、樓市變成遊資,但更多的是以應對金融危機的名義發出的,且都是具體的工程項目,是要化為實體經濟的一部分的。因此,它不可能被公開市場操作對沖掉,只能被滯後的通脹及今後整體經濟的發展消化掉。

  弗裏德曼有句話:“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個貨幣現象。”從貨幣發行變動到物價反應,一般有6~9個月的滯後效應。本輪通脹從7月開始,而今年二季度貨幣仍然超發,因此,原來認為11月起CPI有可能回落的設想並不可靠。

  既然中國通脹是不可避免的,通脹的壓力那麼大,且不可能在年內回落,實在沒有必要糾纏在先前制定的CPI3%的全年目標上,當務之急是如何將通脹壓力平緩地釋放出來,如何不讓美元貶值給我們的通脹雪上加霜。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