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我國網絡公共社區輿論的形成、發展與消解過程研究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7日 16: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3、我國網絡輿論“形成→消解”過程模式構建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發現我國網絡輿論的“形成→消解”過程是一種自下而上、上傳下達的傳播行為,筆者將其概括為“三級金字塔式傳播過程模式”。並結合前文研究成果,將三大參與主體、輿論形成、發展與消解過程特點結合在一起,繪製成下圖:

  首先,以金字塔圖為依據,筆者嘗試總結“三級金字塔式傳播過程模式”中三大參與主體的各自功能:

  1、決策層的主導作用。一方面,儘管網絡輿論壓力不可忽視,但人治傳統、集權體制與新聞管制等仍使得決策層有左右網絡輿論的能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視這些輿論壓力。另一方面,決策層還可利用傳統媒體的強勢地位與權威性引導輿論走向、緩和各方矛盾以達成一致解決方案,其仍扮演主導角色。從近幾年案例來看,決策層越來越多的傾向使用後一種主導方式。

  2、傳統媒體的仲介與把關作用。一方面,在我國現實體制下,網絡輿論需要得到傳統媒體的支持方能形成傳媒輿論合力,並對決策層形成實質影響。同時,網絡輿論傾向受傳統媒體影響頗大。如華南虎事件中正是由傳統媒體的積極參與、全方位報道使網絡輿論持續關注這一事件,並在傳統媒體的兩面報道下,網絡輿論分為打虎派與挺虎派,並最終在傳統媒體與網絡輿論的合力之下達成此事件的最終解決。另一方面,決策層的意見與信息也需要傳統媒體發佈(網絡媒體基本無采編權),以期測試網絡層民意的反應,如不符網絡民意,通常會引起更大的輿論壓力,則又一次進入傳統媒體視線,再經下一個輪迴,直到符合網絡民眾的意願,該議題才會逐漸走向消解。

  3、網絡公共社區的聚合與自我消解功能。一方面,由於技術性原因及較寬鬆的公共環境,網絡社區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屬於較接近以自由、開放、平等、公共性為特徵的公共領域的場域。因此,它扮演著重要的民眾輿論聚合功能。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網絡議題的自我消解功能。當該議題不受網民關注時、或雖被網民關注卻被傳統媒體過濾掉而被拋棄時、或該議題引起的輿論壓力場影響到決策層採取符合民意的行動時,此議題輿論會逐漸消解,並帶來新的公共議題的轉向。

  其次,通過分析,筆者發現網絡社區中的輿論通常會圍繞以下四大類議題展開,且每一項網絡議題因其本身具備的要素不同,其形成、發展與消解過程也會各不相同:

  1、網民一般議題:僅會停留于網絡公共社區的辯論區中,持續時間短,會很快自動消解。比如網絡社區中的娛樂討論貼或一般性社會新聞評論貼。

  2、網絡媒體關注議題:已引起網絡公共社區激烈辯論,受關注度高。並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網絡輿論圈。此類議題的“形成—消解”過程有兩種形態:

  A、“網絡公共社區→過濾檢查/防疫檢查(PASS)→傳統媒體”。如新星號、抵制家樂福事件。

  B、“網絡公共社區→過濾檢查/防疫檢查(NG)→網絡媒體→(關注度逐漸下降)自我消解”。如敏感政治事件。

  3、傳媒關注議題:即受到網絡輿論關注也受到傳媒關注事件。其“形成→消解”過程表現為:

  A、“網絡公共社區←→傳統媒體→決策層決策(符合民意)→傳統媒體→網絡公共社區(→順利消解)”如成都公交自燃事件。

  B、“網絡公共社區←→傳統媒體→決策層決策(不符合民意)→傳統媒體→網絡公共社區(反彈)→……→決策層(符合民意)→傳統媒體→網絡公共社區(順利消解)” 如鄧玉嬌案

  4、決策層議題:決策層議題帶有強制性與廣泛性特點。因此會立即引起網絡議題的轉向。其“形成→消解”過程有兩種情形:

  A、“決策層決策(符合民意)→傳統媒體→網絡公共社區(→順利消解)” 如國防費用增加議題。

  B、“決策層決策(不符合民意)→傳統媒體—網絡公共社區(反彈)→傳統媒體→……→決策層決策(符合民意)→傳統媒體→網絡公共社區(→順利消解) 如國家醫療改革方案議題。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