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央企上繳紅利的流向更值得關注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17: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吳睿鶇

      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範圍,從2011年起,將5個中央部門(單位)和2個企業集團所屬共1631戶企業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範圍。同時,兼顧中央企業承受能力和擴大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規模,適當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京華時報》11月4日)

      毋庸置疑,提高央企上繳紅利比例,不僅能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切合民意訴求,而且也符合國際慣例,發達國家國企一般要上繳50%以上的紅利。相比之下,我國央企上繳紅利僅為5—10%。

      在央企紅利的面前,由於身份角色的不同,關注的視角也不盡相同。作為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關注的是,用宏觀視野來考量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上繳紅利對中央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影響;而作為大部分普通百姓,由於不懂深奧經濟理論,大都願意站在微觀的視角,關注央企業上繳紅利的使用細節,以及具體流向。

      對於央企上繳紅利,儘管今年年初財政部發佈的《關於2010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説明》中,透露出央企紅利支出與去向,但是都是粗線條,僅是小範圍內公開,多數公眾不能知道這些錢究竟花在什麼地方。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陳少強初步估算,自從2008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真正投入實踐以來,兩年半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共支出1861.4億,其中68%用於國有企業註冊資本金和重組改建,19%用於災後重建,6%用於扶貧脫困,只有不到1%的部分和社會保障有關。

      從某種意義講,即便央企紅利按國家規定使用,但也不代表它使用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尤其是使用細節、具體流向等方面的公平和公正。前者是技術上的一種事實判斷,而後者則是制度上的一種價值探究,因此,就目前而言,筆者覺得,國家財政部和國資委有必要,順應民意,起碼每年定期公佈一次,通過網絡和媒體,用細線條,清晰地描繪出央企紅利的詳細用途和具體流向。

      鉅額的央企紅利,從根本上講,是所有納稅人的重要公共資金。從公共財政本質來看,倘若缺乏公共的參與、表達與監督的財政,不能稱做是公共財政。而且,央企紅利也屬於財政預算的範疇,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精神,凡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必須向全社會公開使用情況。顯然,作為一名普通納稅人,當然有權知曉央企紅利,國家和各部委究竟是怎麼使用這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的,又具體流向了何方。這些問號,都需要用公開和透明來拉直。

      歷史經驗一再告誡我們,政府財政公開透明,是防範公共支出出現“跑偏”、權力尋租、效率低下等弊端的“殺手锏”,央企紅利也不應例外。尤其值得欣慰的是,隨著十二五規劃的逐步實施,我國正在探索全新的執政思路和發展理念,民生為本的內生性“包容性增長”模式要獲得超常規進步和發展,最重的是架構一種全新的以服務型政府為基礎的現代公共財政模式,而這種新型模式的構建和應用,不妨從公開央企上繳紅利的具體流向以及使用細節開始。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