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鮮花黑洞並存 減肥市場競爭達到白熱化狀態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3日 08: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市場出現競爭是正常的。但是,是非常可怕的。

  “現在有些減肥産品廠商之間的競爭的主要招術就是惡意攻擊。他們竟能在一份不署名的材料上,列舉競爭對手産品數十種不良反應,到處散發。”一位業內人士一句話就道出了目前減肥市場的現狀。

  時尚減肥 催大市場

  3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區兩家中成藥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開春以來,每天都有顧客來他們藥店諮詢有關減肥類藥品和保健品的,最多時一家藥店一天賣出8盒減肥類藥品。而記者從重慶太極集團銷售部了解到,2003年僅2月份一個月,該廠生産的“曲美”牌減肥膠囊在北京市一地就售出200萬元。

  減肥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時尚。同時,也説明減肥市場空間很大。

  肥胖問題專家李中明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食高熱量食物的增多,加之工作忙碌導致戶外活動減少、精神壓力過重以及電磁輻射、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原因都會造成脂肪在人體內蓄積。

  更嚴重的是,肥胖本身可導致一系列並發癥,如: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許多世界著名醫學專家已經將肥胖與愛滋病、吸毒、酗酒並列為世界四大社會醫學問題。

  而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則表明:全球肥胖人數正以每5年1倍的速度增長,目前全球肥胖者至少有5億之多,美、德、英等國肥胖人群患病率均在45%以上。相對而言,中國的肥胖形勢一點也不“遜色”西方。據國家衛生部門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肥胖患者已經超過7000萬;少年兒童有51%是肥胖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近l/3的成年人超重。目前全國體重超標的人數為23%,北京市超過40%、部分沿海地區城市高達50%以上,已接近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

  正是基於以上形勢,世界衛生組織1997年正式確認肥胖是一種疾病,並向全世界宣佈:“肥胖症將成為全球首要的健康問題。”

  然而,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一項調查顯示,僅僅只有24.3%的受訪者才意識到肥胖是一種病,減肥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記者在北京市街頭對過往人群進行隨機採訪時發現,將近九成的年輕人並不認為肥胖跟疾病會有直接關係。

  群雄並起 誰主沉浮

  中國目前有7000萬的減肥大軍、呈幾何數增長的市場極大地刺激了減肥廠商的胃口。據悉,當前由處方減肥藥、減肥茶等産品組成的減肥市場,年銷售額已達210億元,而且這一數字正以每年23%的速度激增。據專家預測,到2008年,中國減肥市場將達到年消費額近500億元的産業規模。

  如此巨大的市場不僅吸引了2000多家中國的中小醫藥、食品等企業在生産經營減肥産品,同時也有幾家大的醫藥企業生産經營這方面的産品,甚至境外廠家也手持大刀在分割這塊蛋糕。

  曾經在華北,北京格林沃德公司的“國氏營養素”剛一露臉兒,北京華麟的“美福樂”卻早已擺上了各大商場的專櫃,無奈之下,格林沃德研製出“纖美”來炮轟市場;與此同時,廣東太陽神的新型“風暴”減肥系列已席捲整個華南市場;而重慶的“康樂壽”也火爆一方,大有風靡大西南之勢;洋品牌當然也不落人後,V26登陸中國,引起國內同行恐慌,之後,大印象、白領、寧紅、更嬌麗……

  自20世紀至90年末,由於沒有大企業的介入減肥市場,使得減肥品市場一直處於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低、競爭強度低的“三低”狀態。

  2000年7月,減肥市場開始了一個新的競爭階段。“曲美”、“賽尼可”等減肥巨頭橫空出世,成為減肥市場的亮點。

  據報道,“曲美”是德國某公司耗資10多億美元研製成功的,是近三十年來獲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減肥新藥。藥品剛上市半年,就為德國某跨國制藥公司帶來近2億美元銷售額,且迅速成為該公司的四大拳頭産品之一。“曲美”一入國門,即成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SDA)批准的第一個國藥準字號減肥藥。上市僅一年,銷售額便已突破3個億;減肥藥的第二大龍頭便是羅氏公司的“賽尼可”,它在美國的上市時間是1999年。這是一種脂肪酶抑製劑,通過抑制脂肪的水解,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

  “賽尼可”進入中國市場是2001年的2月。據一家市場調查公司介紹,“賽尼可”上市的第一個季度,在上海、北京、廣州西藥房的鋪貨率就分別實現了86%、53%和33%。

  “曲美”“賽尼可”內戰未休,“外敵”卻已經瞄上了減肥市場這塊肥肉。西布曲明的發明者,原德國巴斯夫公司的醫藥部現已被美國雅培藥廠收購 也于2001年底拿到了中國市場的通行證,並以“諾美亭”的商標大舉進攻減肥藥市場。

  這邊行業內競爭激烈,那邊新聞亦層出不窮:2001年8月27日,減肥市場兩大巨頭太極集團和上海羅氏因減肥藥名譽侵權糾紛走上法庭,對簿公堂,結果,上海羅氏被判侵害了太極集團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2002年7月20日,日本連續有124人因服用中國産減肥保健食品患病,已導致4人死亡,“禦芝堂”膠囊等減肥食品榜上有名。在日本封殺我國出口的8類減肥産品之後,我國衛生部門亦宣佈封殺“禦芝堂”,隨後衛生部、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藥監局聯合發文,撤消13種保健品的批准文號,其中7種減肥食品被判死刑。

  減肥食品新聞的頻頻曝光,讓人們近距離體驗到減肥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狀態,也讓明眼人看到了競爭背後的混亂無序。

  繁華散盡 黑洞眩目

  減肥市場的肥利極易滋生經營的混亂和競爭的無序。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副研究員徐慧力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説,現在有些減肥産品廠商之間的競爭主要招術就是惡意攻擊,手段幾乎無所不用。他們竟能在一份不署名的材料上,列舉競爭對手産品的種種不良反應。

  在採訪中,很多專家認為,減肥産品市場之所以如此混亂,與公眾對減肥的誤解也有關係。

  “減肥是嚴肅的醫學行為,不是自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的。”業內人士告誡消費者。

  近年來,一些企業置消費者健康于不顧,擅自在減肥食品中添加違禁物品,導致許多減肥品內含産生嚴重副作用的藥物,特別是一些打著保健食品和減肥茶名號的減肥品,實際上藥物含量不小。這將直接阻礙減肥行業的健康發展。

  專家告誡消費者,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數減肥食品仍或多或少的含有禁藥,如芬氟拉明,是種食欲抑製品,臨床研究證明,該藥是種危及心臟的興奮劑,還會産生腹瀉、頭暈等多種不良反應;又如某些減肥品含有“速尿”,可通過大量排尿迅速降低體重,但臨床證明該藥副作用非常明顯,包括口乾、心律不齊、疲乏無力、噁心嘔吐等;再如麻黃素,是一種刺激類藥物,通過對中樞神經産生作用,加速新陳代謝,達到減肥效果,但它會損害人體器官。

  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家衛生部門批准的減肥食品只有40來種,但市場上的減肥食品,包括減肥茶、營養餐、沖劑、膠囊等,總數達幾百種。衛生部曾對全國19個品牌的減肥食品進行抽檢,竟發現其中4家企業的産品存在興奮劑。

  據了解,目前的減肥市場中,減肥藥受到了國家藥監局的嚴格監控,問題並不是很大。而在銷量更大、與消費者接觸更密的保健食品領域,卻缺乏監控。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