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看透中國館的人和事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10: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劉波  中央電視臺新聞專題部

      45分鐘的大專題,只訪談一個人的節目,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電視媒體環境裏,還要坐下來靜靜地探尋人物的內心世界,然後再吭哧吭哧地追求人物的塑造、鏡頭的運用、音樂的渲染,可以説是鳳毛麟角,然而這于我卻有著難以抵擋的魅力,因此也就格外珍惜。

      言歸正傳。接到採訪中國館總設計師的節目任務時,大家公認的是個難題。為什麼呢?想想45分鐘的節目,訪談一個70多歲普通話説得極差的“老頭兒”,這節奏,今天被鋪天蓋地地“噹噹噹噹當”(我媽媽對新聞頻道整體感覺的形容)訓練出來的觀眾,怎麼能耐著性子坐下來看完呢?出差到上海的時候,遇到同做世博新聞和直播的同事們,説起我此行的任務,是那麼地與眾不同。對比人家每天做的一條條三五分鐘的新聞,我們自己都感覺自己似乎是游離于“新聞”之外的。不過這也帶來了特立獨行的良好感覺,畢竟,新聞頻道還是新聞頻道,不是資訊頻道,我們還有我們存在的價值。

      憑藉以往的經驗,做這樣“先天條件”不好的人物,更加需要前期週密的策劃,採訪做得越細緻越好,深挖細節,深挖故事,深挖創作過程,深挖人物在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因此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的採訪提綱,問題之多之碎,都快招人煩了。可是計劃中這樣細緻的採訪,在實際操作中其實並沒有十分充裕的時間。

      新聞頻道共有資源的利用現在真是有所進步了,因為這位總設計師何鏡堂是世博報道的重要人物,直播節目與高清拍攝的《世博記憶》都需要採訪他,為了不浪費資源,重復勞動,三家相約一起拍攝,只採訪一次。而何鏡堂的時間又非常有限,中午從廣州飛到上海,當天晚上有其他安排,第二天的中午就要飛回廣州,也就是採訪和到中國館現場的拍攝時間只有一個下午和一個上午,加起來也就幾個小時的時間。三家採訪,都要在這個有限的時間內要到自己需要的內容。但是確實要感謝幾年來新聞頻道的節奏,我們也已經被訓練出來了,在短時間內找好角度,掘出深度。用製片人張恒的話説,就是不僅要快,而且要好。

      而又快又好,是建立在前期細緻週密的準備基礎上的。原定於去何鏡堂所住的喜來登酒店採訪,可是何鏡堂也不能確定喜來登哪才是合適的採訪環境,何況大家都是人生地不熟,來了再説絕對是來不及的。我和攝像王揚開始在我們所住的賓館內尋找採訪地點。雖然破舊,但好在還有一個封閉的貴賓間可以使用,正好符合節目所需的要求。那天上午,王揚早早地就開始佈置現場,燈光機位全部調好。那兩家採訪的兄弟欄目也都到位,做好了準備。中午,剛下飛機的何鏡堂匆匆趕到,簡單梳理了一下頭髮就開始了訪談。因為他告訴我説第二天天氣預報上海有雨,我們只好把原定於第二天的外景拍攝挪到了當天訪談之後,要搶在天黑之前拍攝外景,訪談時間就更加緊張。

      主持人張泉靈對人物專訪的把握是非常熟稔的,一開始就成功地營造了交流的場,迅速把何鏡堂帶入“規定情境”,老人用蹩腳的普通話娓娓道來他設計中國館的故事。我則利用一點空擋時間趕緊與製片組聯絡,安排好一會兒去世博園的車,為拍攝外景做準備。採訪非常順利,我們不僅拿到了整個設計前後過程的細節,泉靈還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深入到了老設計師的內心深處,探尋到了他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活動,那種矛盾、壓力、糾結,展現出老人的性格特點和人性上的光輝,因此在成片中,有人認為這個節目是典型的成功的人物專訪節目,既見事,又見人。

      1小時20分鐘,訪談結束,我們跟趕場一樣,所有人馬迅速集結,準備前往世博園。當天下午天色陰霾,風很大,我們需要趁著天光還好的時候完成拍攝任務。製片組準備好了車,但沒有司機,直播短片編導王偉達充當了司機,但很冒險的是,我們誰都不認識去世博園的路。上海在這方面的確不如北京,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恨不能在通州就能看到鳥巢的路標了,可是在上海很難找到世博園的路標。我們熟悉的王偉達同學又是個典型的路盲,對於能否及時趕到世博園我們心裏真是沒底。車上沒有GPS,但好在還有手機,聯絡上一位認識路的同仁,王偉達同學開著車還算順利地到了世博園。到門口的時候,安保人員讓我們車先進去,靠邊停好之後人要回來走安檢通道。我們很聽話,進去之後其實也沒人盯著讓我們出來重新走安檢通道,但我和泉靈作為接受安檢的代表,還是老老實實地下來接受安檢。就這樣的安保工作,真讓我們為世博會擔心。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