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血荒”何時不再讓人心慌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13: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一段時間以來,"血荒"、"血液告急"的報道又頻繁見諸報端,上海、南京、武漢、蘭州等城市相繼出現了採供血不足,經過媒體的呼籲和社會各界的愛心奉獻,一些城市的臨床用血總算有了保證。人們不禁要問,"血荒"為何頻繁出現,如何才能讓人不心慌?

  "血荒"為何如期而至

  7月中旬,"蘭州血液告急"的消息被多家媒體報道,他們呼籲廣大市民踴躍奉獻愛心,而去年同期前後,同類的消息也被當地媒體紛紛報道過。"血荒"為何如期而至,而且還不止一個城市?

  甘肅省紅十會血液中心副主任周克禮説,從時間和原因分析來看,今年夏天部分城市出現的"血荒"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仍在7月前後,除高溫天氣影響人們的獻血熱情和臨床用血略有變化外,還與同一個因素有著重要關係:大中院校放假了。

  聽到這一分析,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納悶、不解,緊接著感到絲絲尷尬,為何天之驕子會影響到採供血的波動,但當人們回顧一下上半年的新聞報道後就會發現,不光在今年暑期部分城市出現了"血荒",在一二月份的寒假期間,北京、廣州等城市也出現了採供血不足。

  也就是説,每到大中專院校學生的寒暑期到來,血庫的"寒暑假"就會如期而至,每年的一、二月份和七、八月份,全國許多城市都會不約而同、不同程度地出現"血荒",這已經成為一個普遍並帶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

  作為甘肅省最大的採供血中心,甘肅省紅十會血液中心承擔著蘭州地區70多家醫院的臨床用血供應,日均需求在120-150袋。根據這一需求,500-800袋的庫存成了上下兩個警戒線,多采就可能出現浪費,而採血不足,"血荒"就會隨之出現。

  周克禮説,由於2002年底甘肅省取消了給各單位下發計劃獻血的"攤派"性指標,2003以來,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獻血人數明顯減少,致使在校大中專學生在獻血人群中的比例大幅度上漲,由原來的35%上升到50%左右。

  今年以來,這一狀況仍然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在甘肅省紅十會血液中心1-6月份採集的19328袋血中,學生獻血佔了46%,仍舊是獻血人群中最多的,而且基本都是"應急獻血",每當出現採供血緊張時,他們就擔當了"救火隊員"。

  大中專學生思想活躍,容易接收新鮮事務,敢於奉獻愛心,他們&&義務獻血,似乎名正言順、無可厚非,可當季節性的"血荒"如期而至時,人們才猛然發現,當全社會的義務獻血過分依賴於單一人群時,"正常"也就變成了不正常。

  周克禮説,由於在校大中專學生在所有獻血人群中所佔比例最大,受他們的影響,引起血液供應的週期性變化也最為明顯,所以每當學生的寒暑期來臨時,他們的心就自然落不到實處,就怕出現長時間的採供血不足。

  用血大戶緣何是獻血小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國家提倡十八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但長期以來,在我國無償獻血隊伍中,農民的聲音和力量卻顯得微乎其微,他們是臨床用血"大戶",卻始終是獻血"小戶"。

  甘肅省紅十字會血液中心的一份統計表明,自1998年實行無償獻血制度以來,在已參加獻血的總人口中,農民獻血只佔了2.99%,而農民人口卻佔到了甘肅總人口的80%。儘管沒有關於農民用血的詳細統計,但根據他們的人口基數和常見病、多發病較多的事實,顯然是用血"大戶"。

  甘肅省紅十會血液中心採血科副科長張支鳳説,在輸血事業中,農民人口確實存在"獻少用多"的問題,這一現象不光出現在經濟和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落後的西部,在全國大多數農村地區,農民獻血人數與其他人口相比,所佔的比例同樣很低。

  作為我國人口主體的農民,為何沒有成為獻血"大戶",是農民同胞的文化素質太低,對獻血常識理解不夠,還是相關的機構設置和服務不到位造成了這一結果。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後者。

  採訪中一些農民告訴記者:"不是我們不獻血,而是不敢獻血,也沒有地方獻血。" 同許多城裏人一樣,農民們不積極參與輸血事業,絕大多數與缺乏基本的獻血政策和獻血常識有著重要關係。

  為了拓寬血源渠道,近年來甘肅省紅十字會血液中心每年至少兩次將採血車開進蘭州周邊的農村,由於事先缺少宣傳,多數情況下只能採幾袋血,或乾脆空袋而歸,可最近一次在永登縣的採血卻讓他們嘗到了"甜頭"。

  7月22日,為了解決暑期來臨後血液採供緊張的局面,甘肅省紅十會血液中心將採血車開到了臨近的永登縣拓展血源,出乎意料的是,在半天時間內,他們就採集了130袋血。

  "這是以前很少有的,這一良好局面的出現與當地電視臺連續幾天的大力宣傳有著重要關係,而此前當地政府很少這樣認真去做,看來,當正確地了解獻血政策和獻血常識之後,農民們還是樂意獻血的。"周克禮説。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除了正確的宣傳和引導之外,當前我國農民獻血熱情不高,還與農村或農村周邊地區缺少基本的採血機構和服務設施有著重要關係。條件不便成了農民們獻血不積極的重要因素。

  為了便於管理和根據衛生資源分佈合理配製臨床用血,目前我國的血站和採血機構主要設在省、市兩級中心城市,縣一級醫療衛生部門很少有採血點。這一現象在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薄弱的西部尤為突出,像甘肅省,縣一級的採血機構只有敦煌市等個別幾個。

  周克禮説,這一佈局和機構設置特點,在一定程度了制約了農民的獻血積極性,沒有方便的途徑和渠道,即便是農民們有獻血熱情,也無處去奉獻。

  由於經濟條件的關係,當前在我國許多農村,還存在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無錢用血就是其中之一。按《獻血法》規定,公民臨床用血時要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這一費用儘管不高,但對於許多貧困家庭的農民來説,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張支鳳説,由於不了解獻血的償還機制,大多數人農民根本不懂無償獻血是解決高額輸血費用的最佳途徑,在農村地區,特別在西部,培育家庭獻血、親友互助、社會獻血的群體很有必要,而且各級政府在制定規劃時,要把無償獻血同發展當地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結合起來。

  "血荒"何時不再來

  作為一種特殊産品,截至目前,還沒有理想的替代品來代替從人體採血,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無償獻血仍然是臨床用血的主要來源,在這一形勢下,加強政府作用,完善輸血機制,擴展血源將是解決"血荒"的根本出路。

  我國《獻血法》第三至第七條都對政府在獻血中的作用做了明確規定,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獻血工作負有領導、監督管理、宣傳及動員組織公民獻血等多種職責。可在現實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並沒有真正承擔起這些責任。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像蘭州這樣一個有300多萬人口的城市,迄今為止,在城市街頭還沒有一個戶外宣傳獻血的公益廣告,當地主要媒體,也沒有一家定期開展有關無償獻血政策和相關知識的宣傳專欄,長期以來,幾乎所有有關無償獻血的政策和常識,都靠採血部門的發放宣傳資料來進行。

  而我國《獻血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要採取措施廣泛宣傳獻血的意義,普及獻血的科學知識,開展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教育。"

  顯然,單從這一現象就可以反映出,在發展地方輸血事業時,當地政府並沒有充分發揮他們應盡的職責,當地"血荒"頻發,無不與之有著重要關係。

  實施無償獻血,對於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有重要而深遠意義,但無償並不等於全義務,當前我國的獻血機制還不完善,需進一步修改。

  為了鼓勵公民踴躍獻血,我國《獻血法》制定了相關的激勵條款:"對獻血者,發給國務院行政衛生部門製作的無償獻血證書,有關單位可以給予適當補貼。"、"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前款規定的費用(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免交或者減交前款規定的費用。"

  但在具體的實施和操作過程中,由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獻血法》的《實施辦法》不一樣,特別對獻血者的用血權利有著不同的解釋,如獻血者本人臨床用血的免費數量和次數、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的臨床用血免費和減費情況等都不一致,客觀上影響了獻血者的熱情和積極性。

  周克禮説,隨著獨生子女時代的來臨,旁系親屬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正在增加,有關用血的條款中,必須增加獻血者旁系親屬(如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的用血權利。可在我國的《獻血法》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的《實施辦法》中,並沒有相關的規定。另外,在有關單位對獻血者的補貼中,必須弱化物質的補償,強化精神的鼓勵,讓無償獻血者真正發揚人道主義精神。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不斷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血荒",其直接原因與血源的不穩定性有著重要關係,擴展血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解決"血荒"的根本出路。

  我國《獻血法》規定:"國家機關、軍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動員和組織本單位或者本居住區的適齡公民參加獻血。"可在真正的獻血過程中,所有適齡的健康公民並不都是獻血主體。

  如在甘肅省,目前臨床用血的70%來自30歲以下人的捐獻,而且以在校大學生、國家幹部、工人和現役軍人為主。甘肅省紅十字會血液中心的一份統計顯示,2004年1-6月,該中心的街頭采血中,學生佔46%,軍人佔14%,工人佔7%,幹部佔4%,農民佔0.8%,剩餘為其它人群。這説明還有相當符合條件的人群尚待開發和動員,特別像農民這樣的用血"大戶"。

  周克禮説,要解決當前的採供血矛盾,在"開源"的同時,還需倡導"節流",特別要按照有關規定加大成份血的採集和臨床使用。目前我國的無償獻血,採集時主要以全血為主,而在臨床使用中,根據患者的需求,使用時並不需要全血,根據患者病情,大量需要的往往是成份血,而許多醫院的醫護人員卻習慣用全血,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因此加大成份血的臨床使用,不斷提高輸血技術,也是解決當前血液採供給不平衡矛盾的一個可行辦法。(完)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