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民間文物捐贈為何這麼難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1日 1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紅火的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的映襯下,民間文物捐贈卻顯得有些寂寞。

  2009年年底,北京市房山區已是80歲高齡的肖蘭華老人,將家中珍藏多年的一件祖傳寶物《明正統三年趙氏誥命》,無償捐贈給中國國家圖書館。這件距今600年曆史的文物填補了《明史》傳記資料的不足。與此同時,美國華裔收藏家范季融、胡盈瑩夫婦向國家文物局捐贈了其收藏的9件國寶級秦公墓、晉侯墓青銅器。而在不久前,蘇州博物館為慶祝建館50週年,特別舉辦了“景仁懷德——蘇州博物館建館50週年捐贈文物精品展”,展出的200多件文物都是這50年中社會各界捐贈給蘇州博物館的;同樣,廣州博物館也在建館80週年之際舉辦了一場“感懷鄧又同”的專題座談會,以紀念廣州博物館“最重要捐贈者”鄧又同先生……

  近來,民間捐贈的實例一樁接著一樁,然而,這看似熱鬧的捐贈背後,卻有不少國有博物館的負責人感嘆:雖然每年都有收藏者向博物館捐贈收藏品,然而,從總體上來看,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今,民間捐贈的數量卻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這一點可以從200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專門為了表示感謝和尊敬之情而設立的景仁榜上看出: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雖然捐贈文物的人數達到700余人,但現在卻以每年20%的速度遞減。這是怎麼回事?人們不禁要問:在民間收藏越來越紅火的今天,為何民間捐贈反而越來越少了呢?

  今非昔比

  對於博物館而言,民間捐贈的意義可謂重要。它是博物館收藏的重要補充,是博物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也是衡量博物館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標準之一。縱觀國內各大國有博物館,民間捐贈收藏品佔據了重要一席。

  比如上海博物館,從某種程度上説,就是民間捐贈成就的一家博物館。我國著名青銅器專家、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馬承源生前曾對媒體説:“如果沒有民間捐贈,就沒有今天的上博。”在上海博物館的館藏品中,不僅有香港收藏家張永珍女士無償捐贈的清代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這件中國粉彩瓷器藝術最高水平的藏品,讓海內外不少知名博物館“眼紅”;還有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青銅重器大克鼎,正來源於著名收藏家潘達于先生的捐贈。除了青銅器之外,陶瓷器、書法和繪畫這些門類中,都離不開民間捐贈者的身影。

  不過,人們也不難發現,這些國有博物館的捐贈收藏品中,大多數源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一次文物捐贈熱潮。在這次熱潮中,張伯駒、潘達于、鄭振鐸、朱家氵晉等收藏大家紛紛將自己的收藏珍品無償捐贈給國家。就拿文博界大家朱家氵晉先生來説,曾于1953年、1976年、1994年先後將父親遺留的文物全部無償地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避暑山莊博物館和浙江省博物館。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在新中國建立後,將《平復帖》和《遊春圖》等國寶全部捐獻給了國家。這股文物捐贈熱潮一直持續至70年代末。之後,正如文博界許多人士所感慨的:民間捐贈開始“走下坡路”,捐贈景象已是“今非昔比”。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物政策的鬆動,收藏熱大有越來越紅火的趨勢。可是,當收藏成了人們茶余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的時候,民間捐贈似乎被大眾所遺忘了。難道是收藏者不願意捐嗎?帶著這個問題,中國商報記者也隨機採訪了數十位收藏者。

  採訪結果顯示,有30%的受訪者表示,如果自己子女不喜歡收藏,並且無意延續自己的收藏事業,那麼會考慮將自己的收藏品無償捐贈給博物館等單位。有5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並不願意將收藏品捐贈給博物館等單位,而是可能會將收藏品付諸拍場。在他們看來,在當下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