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不怕央企競爭,就怕央企“敗家”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9日 17: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更多評論請看〉〉〉

作者:吳江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年內下發文件,規範中央企業境外投資行為,避免央企間的惡性競爭,防範投資風險。這一負責人稱,“央企間境外投資的惡性競爭近年來屢屢發生。已經有好幾個項目,本來可以花5000萬-6000萬美元收購的項目,由於央企之間的相互抬價、惡性競爭,結果花了1億多美元。這是很不好的行為,影響非常不好!”…(《國際金融報》10月19日)
 
  既然親兄弟之間也有明算賬的必要,同為央企,其實並不意味著就無需競爭。恰恰相反,有道是“商場如戰場”,面對波詭雲譎的全球市場,央企們其實同樣不能有絲毫的大意。為了爭取更好的投資機會,從而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境外投資的央企也需要積極把握稍縱即逝的商機。不僅如此,既然走出去的央企如今越來越多,在境外市場上狹路相逢,當然也就在所難免,這個時候,假如僅僅因為是同門兄弟,便放棄市場競爭的原則,恐怕也有違市場邏輯。
 
  從這個角度來看,央企在境外相互競爭,甚至出現競價現象,其實並不能簡單的得出兄弟相煎、禍起蕭墻的結論來。事實上,既然競爭能夠增進市場效率,同時也可以讓資源更多的流向更有競爭力的企業,那麼,競爭本身其實是有利於市場,即便是從構建優勝劣汰的企業生態環境來看,放手讓企業之間充分競爭也大有必要,這其實和企業的國別、出處,甚至企業的資金來源關係不大。現實中,同為國內企業,華為、中興在國外市場同樣競爭相當激烈,甚至也常常相互叫價,但競爭並沒有兩敗俱傷,反而讓雙方都更有競爭力和戰鬥力了。而同樣的道理當然也適用於央企,只要央企之間的競爭符合市場的邏輯,其實同樣多多益善。
 
  然而,本來可以花5000萬-6000萬美元收購的項目,卻因為央企之間的相互抬價而被叫到了1億多美元。央企們如此財大氣粗,難怪國際市場上流傳著“中國人買啥啥貴”的説法,而只要央企成為某國際資源的買家,也往往會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的漲價潮了。或許有人會説,既然接受競爭,當然不能反對人家叫價,只要央企承擔得起相應的成本,認為有利可圖,被叫價到1億美元未必就不是划算的買賣。但是,央企們之所以在境外市場財大氣粗到可以把5000萬美元的項目哄抬到1億美元,與其説是市場競爭的産物,毋寧説是“不是自己的錢,花著不心疼”,尤其是當央企的資金成本相對低廉,甚至有著國家作為後盾時,抬價時有恃無恐,也就並不意外了。
 
  基於上述視點,央企境外內訌抬價,其實無關市場競爭,因出資人缺位所導致的“暴發戶”與“敗家子”心態,倒是暴露無遺。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