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鴻文:申辦世界盃,一場遊戲一場夢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9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要申辦世界盃的信息,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含糊其詞,遮遮掩掩。近日《重慶晚報》的一條新聞,算是坐實了中國足協申辦的想法。報道説,亞足聯主席哈曼向該報記者證實,中國足球掌門人韋迪親口向他表示,中國不會再申辦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辦權。

  而此前《京華時報》報道,説韋迪回應鄭夢準質疑,稱申辦世界盃尚未成政府行為。這兩條信息都源自山東淄博,先在“足球領袖”論壇,後在亞青賽決賽頒獎儀式上。而韋迪的回應和回答,對象都是外國人,這也意味著,國內關於申辦世界盃的信息,都是“出口轉內銷”。

  可以理解中國足協的顧慮,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確實不便向國人交待申辦的細節。後來的結果也印證了他們當初的顧慮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國際足聯大佬韓國人鄭夢準反對,亞足聯主席哈曼也不看好。對外而言,中國足協申辦世界盃的衝動算是一廂情願的單相思了。

  而中國足協及媒體對此次申辦的反思更有意味,諸如“洲際輪流”,諸如足球腐敗,全是客觀原因。這些因素一直就存在,當初放出申辦口風時可沒説這些,在南非世界盃臨近尾聲時,跟隨足協一起去南非的記者就發文《中國不該拒絕世界盃》,大談特談申辦的“可行性”,那感覺就像已勝券在握。

  “可行性”現在不可行了。假使真的存在“可行性”,是否就應該申辦呢?直到至今,還沒有哪位足協官員回答這個問題,似乎一提申辦,就代表了民意,誰不同意申辦,就不得人心。

  那麼,我們就大膽猜測一下申辦的理由吧。因為球迷?精彩的世界盃比賽讓我們如癡如醉,但這是遠距離帶來的朦朧美,是一種既可選擇又可放棄的激情生活。舉辦世界盃就不一樣了,無從選擇,無法逃避,只能接受一種當好東道主的生活方式。更何況,球迷只是公眾的一部分,甚至可説是很少的一部分,球迷或者與足球有關的“相關人士”的願望,不能代表所有公眾的願望。

  因為經濟效益?足協及相關媒體人士“放風”時,引用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評估報告,説世界盃給南非將貢獻1/6的經濟增長率,創造多少個就業崗位。但南非人卻對世界盃的營運方式頗有怨言,一個勁嚷嚷勞民傷財。世界盃是國際足聯的大生意,大到賽場廣告,小到啤酒汽水,都被組委會掌控,南非賺了面子蝕了裏子,只能認。至於拉動場館建設,這説法更無厘頭。即使不辦世界盃,中國城市早就是大工地,各項工程全面鋪開,如果申辦成功,一些場館設施又會推倒重來,導致大量重復建設,這筆賬如何算?

  因為形象?也許,經歷過種族隔離的南非確實需要通過一場宏大敘事來重塑形象,但是,對成功舉辦過奧運、世博的中國來説,我們最要緊的是休養生息,根本不需要世界盃來點綴我們的面子,來擾亂我們的生活。

  因為要普及足球教育?這一條勉強有一些道理,每次舉辦世界盃,確實也能有助於營造健康的足球氛圍。就這個意義而言,我不反對。但是,申辦之前,能夠讓我們的孩子在學校有踢球的球場嗎?做不到讓孩子們有球場踢球,即使申辦成功了,又有何意義?

  申辦世界盃涉及公共生活,即使要申辦,首先必須經過民意的表決,中國足協及幫著“放風”的媒體,只能代表個人的觀點和立場,不能替全體公眾代言。(李鴻文)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