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國企反腐困于高官袒護群蛀難防 涉案人員貪慾強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9日 0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企腐敗,一個老話題因媒體的一篇揭露性報道而再次成為熱點——十月中旬,《檢察日報》旗下《方圓》雜誌撰文詳盡梳理了中石油十多起高管腐敗案。儘管中石油有關人士隨後指出,該報道中多數案件並非新近發生,但這並不妨礙坊間對此問題的“津津樂道”。

    不僅僅是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以及民航業等諸多大型國有企業,近年來均深陷腐敗泥潭。對此,群眾憤然質疑,這些壟斷性行業,高管們拿著高薪水,享受著高福利,何以欲壑難填?

    我國著名反腐專家、中央黨校教授林喆10月17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腐敗高發、多發的局面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只強調企業的經濟效能,而忽視企業制度建設和民主監督,為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涉案人員貪慾極強

    縱觀國企腐敗案,記者注意到,涉案金額高幾乎是該類案件的共同屬性,少則數十萬元,多則上億元。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旭9月16日在反腐倡廉法制報告會上透露,2008年至今年上半年,上海查獲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中,發生在國有企業的佔案件總量的47%,而大要案卻佔了94%。

    林喆毫不留情地指出,在國企腐敗中,涉案人員往往表現出極強的物質慾望,更加地、特別地貪婪;這種貪婪尤其在企業改制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例如在原沙頭角進出口貿易公司國企改制中,該公司5名高管隱瞞改制土地資産增值等重大事項,與其他參與改制持股人私分國有資産達4300余萬元。而此類案件比比皆是,甚至出現了億元國有資産被1元賤賣的事例,其瘋狂程度可見一斑。

    在《方圓》雜誌中石油腐敗案一文中,一些細節也頗為耐人尋味。大慶石化公司儲運中心市場部原主任劉永革回憶第一次受賄時説,一個客戶送來一條價值1.8萬餘元的白金項鏈和一塊價值3萬餘元的歐米茄手錶,他想推託但實在經不起亮閃閃的白金和名錶的誘惑,半推半就地收下了。

    廣東省廣鹽集團原副總經理陳瓊福則在獄中反省:“我的年薪是38萬元到40萬元,5年後退休還有200萬元,而我現在貪污受賄70多萬元就進去了,得不償失啊!”

    集體腐敗特點明顯

    除了涉案金額巨大外,“一把手”落馬和極易發生窩案串案成為國企腐敗的明顯特徵。

    中石油腐敗系列案中,涉案人員幾乎都是企業或部門“一把手”,而且往往是拔出蘿蔔帶出泥。中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一建公司原總經理顧滿林一案,引出了一建公司原副總經理付紅雁等41人涉嫌貪污賄賂;新疆第三建築公司原總經理馬敬增受賄案牽出中石油塔裏木油田分公司規劃計劃處原副處長夏紹柳等11人涉案……

    湖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先耀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説,近年來,一些國有企業腐敗分子以權力為依託,拉幫結派,內外勾結,共同作案。省紀委查辦的湖北移動公司、武漢中石化公司等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違紀違法案件26件,窩案串案達20件。

    在林喆看來,國有企業大一統的機制和金字塔形的結構,導致權力高度集中,在監督機制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不少企業的工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同虛設,極易形成“一把手”“一言堂”,最終走向腐敗。

    “集體腐敗多幾乎是國企腐敗區別於其他腐敗的最大特點。”林喆説,很多國有企業都屬於壟斷性暴利行業,又得到了國家很多政策扶持,企業資本雄厚,通常可以“感召”中層以上幹部,以此形成利益集團,一窩老鼠共同瓜分國有資産,形成攻守聯盟,“群蛀”很難被發現,發現時往往是倒下一大批。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