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嫦娥總指揮:2025年我國可能實現首次載人登月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7日 1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在“2010年航天工程育種論壇”上,我國“嫦娥二號”衛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院士介紹深空探測時間表:2013年探測火星,2015年探測金星,2025年實現首次載人登月。

    目前我國深空探測的主要目標是月球。探月工程是我國向深空探測邁出的第一步,將在2020年前完成“繞”“落”“回”三個步驟。根據設想,葉培建提出,2025年我國實現首次載人登月。

    對於載人登月的具體形式,葉培建是這麼考慮的:三個人,分艙段多次發射,近地軌道交會對接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之所以考慮三個人,因為“一個人太孤單,兩個人怕完不成任務,三個人剛好。”月球探測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有人長期值守的月球基地。

    “在火星探測器發射時機受限的情況下,我國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在2013年前完成火星探測任務。”葉培建建議,儘快實施我國獨立自主的火星環繞探測。他提出,到2015年,我國要掌握無大氣天體的環繞、著陸、巡視的技術,具備火星的空間探測能力。

    按照設想,葉培建提出,到2020年,我國深空探測的發展目標是掌握月球取樣返回技術;具備在距地球約4億公里的有大氣天體的著陸和巡視能力;掌握行星借力飛行等關鍵技術。具體來説,包括月球探測三期工程;火星、金星和小天體多目標探測任務;建立月球基地任務;火星的著陸和巡視探測;金星環繞探測。

    在此之後,到2030年,我國將具備對距地球約4億公里遠的天體的取樣返回能力,具備10億公里遠天體的探測能力;進行木星及更遠的探測;火星採樣返回。這時期還將開展其他深空探測項目,包括太陽望遠鏡、硬X射線探測、夸父計劃。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