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百合:“菜籃子”離不開“菜園子”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7日 09: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農業生産成本增加了,農産品價格“水漲船高”也在情理之中。漲價固然對市民的消費生活帶來壓力,但同時也緩解了農民的生産壓力,有助於提高農民的積極性,豐富市民的菜籃子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假期,市場供應豐盈,糧、肉、蛋、菜等農産品價格基本保持了平穩態勢。在節日消費旺季,農産品價格並沒有出現過快上漲,這是各地落實國務院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産、保障市場供應的結果。

    最近幾個月,受多種因素影響,農産品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著實讓城裏人感到了“菜籃子”的沉重。然而,生産是消費的源頭,“菜籃子”的穩定離不開“菜園子”的建設。在社會強烈關注市民“菜籃子”的同時,農民的“菜園子”也理應受到足夠重視。

    農産品價格如何,不僅關係到城裏人的生活消費,更直接影響到農民的收入水平。平心而論,農民作為農産品的生産者,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和壓力要遠遠高於消費者。無論是種糧還是種菜,從撒上種子那一刻起,少不了要澆水、施肥、除草、滅蟲……辛勤勞作幾十天甚至大半年,一場大水就可能讓到手的收成打了水漂,血本無歸。就算收成到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心裏還是直打鼓。一斤糧、一斤菜,常常只賣出一瓶礦泉水的價。這樣的價格,顯然沒有完全體現出農民的勞動價值。

    近年來,“三農”投入明顯加大,在農資化肥、農機具購買、養豬、種糧等方面給予補貼,國家還設立了糧食最低收購價,向農民敞開收購。同時,大力建設市場流通體系,幫農民解決農産品“賣難”。這些舉措,減輕了農民的生産負擔,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收益,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熱情,糧食生産連年增,肉蛋菜奶供應足,城裏人的“菜籃子”也越來越誘人。

    然而,隨著化肥、飼料等農資價格的輪番上漲,種地、養殖成本不斷加大,農民的收益面臨縮水,增收更成了難題。要解決這個難題,單靠政府補貼顯然不行,最終還是要靠市場機制發揮作用,適當提高農産品價格,使廣大農民通過市場交易直接獲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對農産品漲價應當客觀算賬、理性看待,農業生産成本增加了,農産品價格“水漲船高”也在情理之中。漲價固然對市民的生活消費帶來壓力,但它同時也緩解了農民的生産壓力,有助於農民增收。如果不顧客觀情況,農産品一漲價就被調控打壓回“原形”,表面上看是保住了“菜籃子”,實際上卻損害了“菜園子”,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

    從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來看,這些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溫飽邁進小康,城鎮職工收入大幅增加,家庭消費不斷升級,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越來越小。農産品價格合理上漲,大多數市民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不會給他們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當然,農産品價格上漲對於城鎮中的低收入群體影響較大,政府還是應當加大補貼力度,解決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

    農民的“菜園子”連著市民的“菜籃子”。建好“菜園子”,需要政府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多為農民著想,多替農民分憂,在農産品價格調控上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只有“菜園子”生機勃勃,“菜籃子”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