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家嶺礦難問責有經驗可以借鑒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沙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救援進入最後關頭,事故調查工作也即將展開。搶險救援指揮部新聞發言人劉德政證實,指揮部已要求生産經營單位按照事故調查的要求,做好有關準備,特別是一些基礎資料、基本情況要實事求是。這是官方首次表示將啟動問責程序。(4月6日《中國青年報》)

    看到這則新聞,我們不妨想想韓國的問責機制。近鄰韓國在問責上的嚴格令人印象特別深刻。比如,1994年,韓國漢江大橋倒塌,當時漢城市長引咎辭職,儘管這個漢江大橋並不是他在任的時候修的。時任韓國總統的金泳三發表電視講話,就此事件向全體國民道歉。1995年6月29日,韓國漢城三豐百貨大樓發生倒塌事故,韓國當時的總理亦不得不辭職。

    不難看出,韓國的問責機制的一大特色在於,問責不只是官方內部按部就班地追查,同時還有著強大的輿論壓力和民意壓力,它們使得事故發生後,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級組織、任何一個政黨敢於包庇涉嫌失職瀆職的官員。事實上,韓國的問責機制已經深入國民精神骨髓,甚至已經上升到文化層面,專家指出,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韓國有著強烈的“恥辱文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韓國社會的這種問責機制,給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的問責帶來重要的啟示。

    儘管由於救援出現了“奇跡”,這次事故的傷亡大為減少,但是,這並不是減輕問責力度的理由,因為,救援“奇跡”並不能掩蓋事故中客觀存在的嚴重失職瀆職行為。3月28日發生的透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井下,國家安監總局早前的一份通報顯示,該礦施工過程中存在探放水措施不落實、勞動組織管理混亂、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實等問題。此外,引發透水的原因至今也沒有明確。對這些如果不從嚴問責,類似事故就難免層出不窮,而救援“奇跡”顯然不會每次都能發生。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韓國相比確有差距,照搬韓國的問責機制未免被人以“國情不同”為藉口推脫,但對照韓國社會的問責機制,在類似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這樣的重特大事故當中,相關問責還是可以做得更加深入到位些。比如説,不能只是由官方來問責,我們同樣應該有社會和媒體輿論的問責,應該創造條件讓媒體深入報道、充分監督,把一切責任都曬到陽光下來,這樣才能使問責更加明確。我們也可以借鑒“民意問責”,對於有關部門、有關官員,不妨問問百姓的意見,看看百姓要求他們負責負到什麼程度,有些官員或許依照現行制度來説可以“官照當”,但如果民意對他們已經強烈不信任,他們是不是也可引咎辭職以謝國人?我們還應該從現在做起,強化文化層面的問責機制,即進一步在全社會倡導榮辱意識,建立我們社會的恥辱文化,讓那些失職瀆職的官員懂得害羞、懂得“自責”!

    官方啟動問責程序是必需的,但並不是足夠的。之前,一些重大事故中,對官員的問責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被問責官員很快又“東山再起”。這次事故的問責程序尚未正式啟動,指揮部要求生産經營單位按照事故調查的要求,做好有關準備,特別是一些基礎資料、基本情況要實事求是。然而,只要問責程序本身存在漏洞、相關方面存在著推卸責任的可能,實事求是就很難落到實處。所以,在官方啟動問責程序的同時,對事故的問責應該從輿論、民意等各個層面多管齊下,更加全面深入,特別是期待在事故中涉嫌失職瀆職者能更多一些“自責”,主動地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若能如此,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的問責或許能開啟我國問責機制建設的新篇。

    作者:鄧清波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