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時言評:“最豪華小學”拷問教育均衡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6日 0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沒有比較就是沒有差距。公立學校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孩子們受教育的權利,可是當前的現狀卻是:有些地方的公立小學各種教育設施先進完備甚至趨近奢華,而有些落後地區卻沒有一張完整的書桌;有些地方可以耗資上億建一所學校,但在同一座城市,很多打工子弟也許找不到一個可以安放書桌的地方……教育的兩極分化隨著豪華公立小學的建立越發凸顯,而這一顯現的背後卻是平等教育權利的嚴重不公。

  教育不公,實際上是公民權利分化的開始。按照公眾的願望,既然是義務教育,那麼對於公立學校而言,雖然教學條件不能做到絕對的公平,但最起碼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不能差距太大。本來,接受平等的教育是每一個孩子應有的權利,但是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平衡,導致了受教育也得分個三五九等,能上豪華小學的孩子們,倚仗著戶口和家庭條件,佔有了更多的教育資源,而這些資源本不該存在競爭的關係,而是應由國家進行合理分配,儘量實現受教育權利的公平。而在這樣的不公平現狀面前,孩子們心理的落差、地位的距離、權利的差別由此拉開。孩子家長花錢托關係爭取上好學校的機會,豈不知,在實現了教育公平的社會,這本不該是家長和孩子太過憂慮的問題。

  改善教學環境自然沒有錯,但是追求奢華就太不應該,畢竟這是公立學校,屬於公共的教育資源。按照理想中的分配願景,如果能降低標準不追求奢華,這一龐大的資金可以建立不少打工子弟學校,可以援助不少落後地區教育環境的改善,而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抑制兩極分化,也是彌補教育短板的最有效手段。

  故而,教育不公的問題的根本還是體現在資源的分配不公上。一方面有些學校奢華浪費,而有些孩子卻找不到一個安放課桌的地方,而這一切的改變都需要相關部門從分配的根源上重視起來,只有取長補短,才能實現國民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豪華小學不能代表中國的國民教育水平,那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城市裏的打工子弟卻反映了一個時代國民教育的短板。豪華代表不了水平,比照短板卻進一步地反映了教育資源的嚴重失衡,而這樣的失衡實際上側面反映的卻是社會的不公。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