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兩家央企何以秒殺“民企500強”?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1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最新榜單昨日由全國工商聯在京發佈。數據顯示,中國民企500強的盈利能力雖大幅提高,但與央企仍無法同日而語,民企500強去年的凈利總和還不及中國移動和中國石油兩家央企。(見本報今日A14版)

  除了數字“2”和“500”具有強烈的反差意義,民企與央企的分量對比顯然談不上傳奇──儘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市場化名字:企業。兩家央企秒殺了500家強大的民企,既佐證了民企的生存發展空間,也警醒著結構調整依然任重道遠。

  公眾之所以對“兩家央企秒殺民企500強”之類新聞較為糾結,當然不是平均主義思想在作祟,而是深知這種失衡中的不公與危害。譬如被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全球500強市值最大企業榜首的中石油,從資産回報率看,2008年在A股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只有0.89%,而“全球500強企業”排名第二的國際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石油的回報率卻長期在20%。埃克森美孚石油是國外的民企,兩相比較,民企和國企的諸般底細,不言而喻。

  兩家央企身處國有壟斷行業,其盈利水平自然令民企望塵莫及。儘管社會一直在呼籲讓民企公平進入金融、石油、電力等壟斷性行業,近年來國家為了吸引民間資本也漸漸放寬了限制門檻,此前發佈的“新36條”還明確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壟斷領域──然而,民企在市場格局中的地位並未有實質性變化,土地使用、審批程序等體制性掣肘仍是待解的癥結,加上金融危機、原料價格波動、融資困境等影響,民企突圍顯得更像一種悲情的空想。

  三十年改革開放,民間已經累積起巨量資本,如何引導並管理好這些民間資本,使之順利進入生産與服務領域,衍生更多的社會財富,這是一道迫切的社會命題。民企的營商環境,某種意義上可以從炒房炒股、炒金炒銀的天量資金觀之──換句話説,如果民企的日子比較難過,金融資本等諸多市場領域也會亂象頻生,整個市場機制對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也會削弱。

  誰進誰退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佔有多少資源就得創造多大的效益、擔負多大的責任。市場既要效率也要公平,企業姓“國”還是姓“民”僅僅是個稱呼問題,但無論叫什麼名字,都不能因身份的差異而游離于優勝劣汰的價值規律之外。(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