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專家不妨多些“嘩眾取寵”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1日 20: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敬一山

    日前,一國際環保組織發佈報告稱,在長江重慶、武漢、南京及馬鞍山河段的野生魚類體內,發現了對人體有害的環境激素。中科院水生所、武漢大學、華科等權威研究機構專家昨日作出正面回應:部分野生魚確實存在激素情況,但無論是英國檢測報告,還是中科院水生所的檢測報道,其激素含量都不足以危害人體健康。(8月31日 長江商報)

    在長江野生魚類體內含環境激素這個問題上,中科院等權威機構的專家和此前報告發佈者其實是有共識的:首先魚類體內確實含有“環境激素”,其次激素對人體有害,只是目前的激素含量不足以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兩類專家的不同之處在於對這一事實的處理方式,一類是及時將這情況整理成報告公開,希望引起民眾及決策部門的重視,一類則是視若無睹,等別人公開之後還惡意猜測“有嘩眾取寵之嫌”。真想請問這位專家,不在此刻“嘩眾取寵”,難道要坐等激素超標,民眾一個個被毒翻了再説麼?

    除了嘩眾取寵説之外,專家們另兩種回應方式也耐人尋味。中科院水生所專家回應稱對這份報告並不驚奇,此前他們檢測野生魚情況,“也檢測出東湖裏的魚有激素含量”,但魚類激素含量檢測目前尚無明確的管理部門。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一位副教授的回應更有意思:報告所反映情況應引起重視,但市民沒必要因此恐慌。結合這兩個表態,我們或許可以推斷出此類專家的行事邏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一旦表態則必得站在官方“維穩”的角度。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中國的很多專家為什麼總是在事故發生後才冒出來,發言還常常顯得不夠專家。

    從這些回應中,我們看出了這些專家的狼狽。一方面想顯示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專業能力,另一方面又難以掩蓋自己的無為,於是只有攻擊對方“嘩眾取寵”,唯一有點良知的作為是建議民眾控制好攝取野生江魚的量。專家們的作用就只是如此麼?倒是那個“嘩眾取寵”的環保組織,已經將該調查報告分別提交給了國家環保部和水利部。報告即使對魚類所含毒素的危害有所誇大,但是至少敲響了保護長江水質的警鐘。我們的專家如果能多做一些這樣提前預警的“嘩眾取寵”之舉,多少人間悲劇可以避免啊!”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