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蔡曉輝:“灰色收入”拉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不容回避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7日 10: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民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是眼下最熱的話題之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的團隊發佈的《灰色收入與國民收入分配》更是熱點中的熱點。因為與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字存在巨大差異,國家統計局網站最近接連刊出相關專家文章對此進行質疑。(《人民網》8月26日)

    作為一個外行人,我沒看懂恩格爾系數法、模型法專業術語,但王小魯團隊推導的數字與國家統計局的數字之間的巨大差異還是讓人吃驚:王小魯推算出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54元,是國家統計局相應數據的2倍左右。

    還有一些數字無需贅述。國家統計局網站的相關文章結論是,這些數字明顯高估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但恰恰為什麼王小魯團隊的數字高估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這兩篇質疑文章沒有給出正面的回應和爭鳴。王小魯團隊的調查有價值之處,卻在於指出了一部分高收入家庭的統計收入遠遠低於實際收入這一現實,以及這一現實形成的根源。

    被“高估的城鄉居民收入”來自哪?隱性的灰色收入。

    王小魯團隊的研究用數據指出,城鎮10%的頂層家庭聚集了3/4的全部遺漏收入;10%的城市頂層家庭與10%的底層家庭之間的收入比是31倍。遺漏的隱性收入加大了社會貧富分化,加劇了社會不公。

    隱性收入的來源,在當前情況下,無不與權力如影隨形。權錢交易、以權謀私;公共投資的腐敗;金融系統的腐敗;土地收益權力的尋租行為;一些壟斷行業的壟斷收益分配……莫不與權力有緊密的聯絡。2006年王小魯曾進行了一項涵蓋全國4000家企業的調查,對於“貴企業去年用於政府和監管部門人員的非正式支付有多少”這一問題,回答“有一點”“比較多”和“非常多”的,就總共佔到了80.2%。事實證明,凡涉及資源、具有壟斷性和由於行業特點而涉及較多行政監管的行業,權力的回報情況都很嚴重。

    眼下又要過國慶、中秋雙節,相信每一個為節日採購的人都有相似的經歷:在商場中,當你用現金付賬的時候,卻能看到大量的持大額購物卡消費的群體。以至於在許多城市的大型商場附近新生了一種生意:折扣價回收購物卡。這種購物卡的來源,你我會心。當然,在統計局的報表中,購物卡是不被統計到這10%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中的。

    隱形的灰色收入,其來源不是誠實艱辛的個人勞動、或者個人稟賦的特異出眾,或者佔有的生産要素不同,又非買彩票等産生的個人機遇的不同;而是來自於現行體制、制度不夠合理的“明規則”或“潛規則”,這個社會的分配越“灰色”,貧富差距就會越大。如果一個社會,導致貧富拉大的因素不是個人勞動和生産要素回報,而很可能是對權力資源的佔有不同,單純地靠稅收、社會福利保障等收入再分配的方法能否解決根本問題?

    王小魯和他的團隊發佈的報告並非批評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也無需急於否定。在灰色收入與國民收入分配現狀的問題上,王小魯及其團隊的報告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和方法,更提示了權力導致的灰色收入拉大國民收入差距的險境。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