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但願公積金貸款找到了“好婆家”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6日 1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住建部5日晚公佈,北京、天津、重慶、唐山等28個城市,作為利用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房建設的試點城市;133個經適房、棚戶區改造安置用房、公租房建設項目作為申請利用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房建設的試點項目,貸款額度約493億元。(8月6日新京報)

    熱議大半年後,公積金貸款援建保障房的試點終於落槌。當各大城市紛紛患得患失于試點榜單的時候,當股市樓市敏銳觸嗅政策利好或利空的時候,商榷性意見也鏗鏘入耳。值得肯定的是,從去年底多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到今日第一批住房公積金貸款援建保障房試點城市公佈,歷時大半載,態度審慎,步伐保守,相關部門也在竭力樹立一個尊重出資人權益的政策形象。此外,這種“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實踐邏輯也的確因應民生,對於化解保障房資金掣肘的困境,緩解地方預算內資金的嚴重不足,意義昭然。

    雖則將“死錢活用”終究比放著不用要好些,但“誰的錢、誰來用”顯然才是更核心的問題。以公積金之“余”補保障房之“不足”,當然也算“師出有名”,譬如1999年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8年的《廉租房住房保障資金管理辦法》等都規定:公積金增值收益應當用於公積金貸款風險準備金、管理費用和城市廉租住房的補充資金。理論上説,“補充資金”與直接建設是兩碼事,況且公積金是繳存職工為自己未來購房、修繕而儲備、準備的資金,終究是私人資金,所有權在於繳納職工個人;而保障房是財政的責任,是政府的義務。將所有人的公積金用來發放保障房貸款,目的正義尚可理解,程序正義必將遭遇甚多尷尬——因為,這畢竟是花老百姓的錢緩釋地方政府的責任。

    有人將公積金貸款入保障房建設的政策關聯到樓市調控中來,認為此舉旨在平抑房價、穩健樓市,這實在是個天大的誤會。從試點名單可見,除了北京外,上海、深圳等房價熱點城市極少在列,多數選擇的是二三線城市。即便是北京、天津、廈門等少數獲批的一線熱點城市,均有自己獨特的獲批理由:譬如北京政策房建設力度空前;天津7月份房價環比跌幅2.31%,居全國第一;廈門則是由於住房保障工作本來就做得比較好。當然,這裡有二三線城市公積金閒置較多的因素,但選擇試點又唯恐誤傷樓市的預見或許也是司馬昭之心。更重要的一個常識:如果公積金貸款入市而樓價驟跌,無異於增加了自身成本性風險,這也是制度設計者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既然已經試點,我們當然希望這些城市能夠最大效率地用好這493億公積金貸款。那麼,各地公積金管理中心就應重新定位,明確自己以什麼身份放貸。如果僅從眼下的事業單位性質來看,資金監管、風險評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隱患,設若將公積金管理中心改製成金融機構,似乎又太不現實。當然,新政對項目管理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如何防止貸款被挪用、如何有效地兜底貸款風險、如何讓出資人從投資行為中分享獲益……這些都是熱火朝天搞建設之外不容規避的問題。

    公積金與保障房的“指腹為婚”,説到底還是因為“資金不足”。但地方保障房拖延遲滯,其實遠不止是個“資金問題”。現在,著眼于資金的試點政策應運而生,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了,那些沒有試點而保障房建設乏力的地方也可以多了個解釋的理由了——好在我們的熱望還在,居住權依然是個不老的話題。至於“出嫁”的公積金貸款,我們也只有真誠祝福她:但願找到的是個好婆家。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