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從對待少年犯的態度看社會的進步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6日 1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人民網上這樣一條消息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少年緩刑犯(未成年犯)做義工,在社會服務中改造自己的同時,還有可能獲得減刑機會。日前,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法院成立了國內首個少年犯義工團隊‘展翅青年志願服務隊’,首批8名緩刑少年犯參加了該義工團隊並被頒授義工證。根據規定,少年犯義工在服務期間,表現好者可以向法院申請減刑,而表現欠佳者則有可能受到處分。禪城區法院這一做法一公佈,立即引起了市民的熱議。”

    雖説刑罰要具有懲戒的功能,而刑罰的威懾力也是預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刑罰的理解也在不斷的深入。簡單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刑罰手段顯然和當今社會已並不相符。刑罰的目的既是對犯罪者進行懲戒、預防犯罪,也包括對犯罪者進行矯正,讓其棄惡從善、最終回歸社會。因此,在當今的法律體系裏,人們對死刑進行了嚴格的控制。這是因為,從人性的角度來講,犯罪分子也是人、也是我們社會中的一員,社會也有責任對他們進行幫助,而不是單純的對他們進行懲戒,更不是對他們進行報復。對於那些涉世未深的少年犯則更是如此。

    這些少年犯還出於成長階段,人生觀世界觀還未完全形成,也缺乏成年人冷靜客觀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意識,可以説他們的心智還遠未成熟。雖然他們走錯了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他們仍然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未來的路也還很長。對於他們,特別是他們當中那些雖觸犯刑律但還尚未鑄成大錯的輕罪犯,如果一味地採取懲戒的教育方式,很可能會起到反效果。矯正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並幫助他們回歸社會,這樣採取感化的辦法效果無疑將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禪城區法院開展的少年犯義工服務活動的嘗試無疑是一種人性化的、進步的做法。

    同時,法院的做法也引起了社會廣泛的爭議。拋開具體做法上的爭議不談,我很高興的看到,雖然有些人對法院的做法並不認可,但他們更多的是從保護青少年的角度進行指摘,可以説,在採取感化的手段矯正少年犯、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而不是一味地懲戒和提防的問題上,他們的觀點與法院的決策者並無二致。

    對待少年犯,除了要懲戒、更要教育、幫助和保護;大家能在這個問題上形成共識,這深刻的體現出了我國社會的進步,這也説明了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的寬容和理性。民主與法治的構建是建立在社會成員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上,而社會的和諧發展則更離不開社會成員的互相幫助和關懷。對社會其他成員的關懷、尊重和理解,民主的建構、法治的發展都有賴於此。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