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71
從“小裁縫”到國寶守護人
  •   “住得遠嗎?”
      “不遠,就在附近。”
      北京西郊,百望山腳下,依山傍水,這裡藏著劉利娟的“秘密花園”;這也是個“寂寞”的地方,它的鮮活只有有心人才能體會。
  •   迎面而來的女孩,個子不高,戴著口罩,額前密密的空氣劉海半遮了透著笑意的眼睛,禮貌而又靦腆。她就是劉利娟,一個87年的山西妹子,一個話不多的“北漂”,一個初次見面就能用她的安靜讓人信任的人。
  •   “這些都是文物,哪怕是一根針、一粒珠都是國家的,必須交給可堪託付的人保管。”中國民族博物館收藏部館員蔣佳寧説,這些“寶貝”遇到了對的人。
  •   這裡藏有數萬件民族文物,分為17個門類,收藏在9個大庫房裏……自1984年11月籌建以來,中國民族博物館的文物庫雖經多次搬遷,卻絲毫沒有放鬆和懈怠對於民族文物的徵集和保護。其中,黎族文物的收藏最為系統全面,多達3000多件。此外,2016年前後,中國民族博物館還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對台灣少數民族文化遺産最系統的一次收藏;在過去五六年間持續開展的“中國東北跨境民族文化遺産收藏”,也使中國民族博物館已經成為我國收藏東北亞馴鹿民族文化遺産最系統、最完整的博物館。
  •   如果不到中國民族博物館,我們對“多彩中華”的認知多半是概念性的,而在這裡,苗族的背兒帶、侗族的藤編飯盒、鄂倫春的狍皮帽、赫哲族的熟皮刀……它們都帶著“一方人”用過的手溫和磨礪過的紋理,將“一方水土”的底色、氣息、神情、態度,鎖進歲月的剪窗裏,鮮活如初。
  •   三年前,劉利娟的生活裏還沒有它們。“之前一直在做成衣製作和舞臺服裝。”她沒想到,有一天會從一個“手藝人”成為一名文物庫管員,而讓她與它們産生交集的正是她安身立命的“手藝”。
  •   2015年,劉利娟參與了中國民族博物館的一個展覽項目,負責民族服飾的修補和整理,溫厚的性情和細緻的手藝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劉利娟自己也為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所“震撼”。
  •   “水族的馬尾繡!”這是她的“初見”,不善言辭的劉利娟沒能找到準確的詞來形容當時的感受,她只是覺得那一針一線太美了、太精緻了,技法太高超了,這是一個愛“手藝”的人的直覺。56個民族56枝花,2017年她正式入職,成為這座“秘密花園”的守護人。
  •   這是一份並不輕鬆的工作,需要體力、腦力,還有心力。
  •   將徵集來的文物點交,量尺寸、查完損再登記編號、熏蒸消毒,然後才能拍照、入庫、排架;將展出的文物仔細核對、整理、保養、歸庫……一齣一入,每一次,劉利娟和同事們都不曾懈怠。
  •   每年,他們經手的文物有7000-8000件/次;每天,他們都要巡查9個庫房,皮毛的、竹木的、服裝的……民族文物大多取之於有機材質,又多半用於日常生産生活,既要保留它們的“原汁原味”,又要延緩它們的“衰變”,保管很有難度。“它們的價值不在於值多少錢,而在於原生態。”
  •   文物們的“冷暖”(溫度)、“呼吸”(濕度)、清潔等等,都離不開“劉利娟們”的悉心照顧。“少數民族的服飾有的很繁複,一套有十幾件,都需要劉利娟細心整理在一起,出庫要檢查,入庫要點交,不遺漏,不出錯。”蔣佳寧説,劉利娟是個“有心人”。
  •   “她可以做到在幾萬件藏品中迅速定位,找到指定的文物,對文物的特色、特性、價值非常了解,甚至有什麼同款的或者有什麼配件都一清二楚。”入館三個月,她就得到了同事和專家們的認可。
  •   “剛開始會覺得有一點枯燥,但還是被這些‘寶貝’迷住了。”和徵集人交接時,劉利娟默默記下文物的特色;和館藏部老師們的交流中,劉利娟用心記下保管文物的要點。此外,她還自己購買專業書籍,學習文物、館藏知識。她的努力和悟性同事們看在眼裏,而她自己只説“可能就是孰能生巧吧。”
  •   “就想讓它們好好的,讓孩子們長大以後也能看到我們民族過去的生活。”説起兒子,劉利娟的經典“靦腆笑”又浮上臉龐,“兒子上四年級了,有時候會給他講講這些文物的故事,他對我這份工作感到很自豪。”
  •   和劉利娟前後腳,“大宋”宋東禮從原來的安保崗轉型文物庫管員。大宋是山東人,同事們給他的評語是“沉穩”,同樣不善言辭,卻憨厚忠實、任勞任怨。大宋寫得一手好字,有入庫的文物,通常都是大宋寫編號,劉利娟縫號。有些文物很笨重,需要兩個人一起搬。兩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   覺得清苦嗎?“有是有一點”,但他們仍回以一個憨憨的微笑。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