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國強:學校撤並再恢復,政策糾偏尚可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9: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劉國強(四川外語學院教授)

  在“撤點並校”轟轟烈烈推行11年後,7月23日,教育部公佈《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以規範學校撤並行為。其中最大亮點是,《意見》提出,對已經撤並的學校或教學點,“確有必要的應當恢復”。

  這可理解為教育部對撤點並校政策的糾偏之舉。按《意見》的話説,是“力圖解決農村學校撤並帶來的路途變遠、交通隱患、班額過大等突出問題”。當然,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當初大力調整農村義務教育佈局的時候,對這些“突出問題”為何沒有預計得更充分一些?從政策的落實過程來看,國家大量教育資金的投入,各種教育設施和校捨得重新規劃,涉及各種複雜利益,它容易刺激地方政府部門以強力手段予以推進,進行運動式的一刀切撤並。就是説,一些地方在政策執行的出發點上就可能與初衷背道而馳,而當初出臺文件時雖對撤並學校提出了限制性要求,但人們往往希望儘快看到效果,對撤點並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而且也確實存在難以進行具體約束的情況。

  而從政策本身可能帶來的問題看,撤點並校後,“路途變遠、交通隱患、班額過大”完全可以預計。撤並一開始即顯示出較突出的負面影響,比如因路途太遠導致一些學生經常缺課甚至失學,許多教師失業,合併後的學校教學資源緊張等。可以説各種質疑一直存在,直到近年發生數起重大校車安全事故。與教育部公佈《意見》的同時還有一則新聞,甘肅正寧校車事故的幼兒園董事長李軍綱一審以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但校車的改裝和超載,大概是許多地方因學校撤並學生上學變得困難之後的無奈現狀,李軍綱在某種意義上説是個人為“撤點並校”埋了單,而當地相關部門又該為此承擔怎樣的責任?

  其實“撤點並校”的負面影響遠不止這些。它涉及農村教育文化傳統的改變,也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當初被撤點的學校,很多本來就是相當不錯的校舍,撤並政策出臺後,這些校舍就成了香餑餑、唐僧肉,最終被“合法”侵佔。按照最近的《意見》,如果這些學校在“應該恢復”之列,那究竟應該如何恢復?其阻力完全可以預料,恢復的代價也將是巨大的。當然,最終無非是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吧。而投入的目的,只是為了“復原”,這與當初撤並時的“優化教育資源”初衷,無疑形成了某種反差。

  從學校的撤並到恢復可見,我們一些重大的政策出臺,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必要的民主決策程序,廣泛聽取公眾和專家的意見,真正以人為本。

  事到如今,我們大可理直氣壯地對不合適的政策進行糾偏,不能再讓社會和公眾為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埋單了。

熱詞:

  • 意見
  • 教師失業
  • 學校教學
  • 合法
  • 突出問題
  • 班額
  • 校舍
  • 教育投入
  • 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