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環球時報社評:大暴雨衝出中國現代化的原形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3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北京特大暴雨到昨晚已致37人死亡,這一數字令人震驚而沉痛。這場北京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的暴雨衝出了中國現代化的原形,以及北京作為發展中國家首都的本色。北京和我們這個國家顯然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這場暴雨無疑首先是一場天災。位於華北平原北緣、主要依靠季風帶來降水的北京,在氣象上是個極不幸運的城市。它長期乾旱少水,人們盼下雨,盼下大一點的雨,希望密雲水庫不再只有一個水底,永定河能重新恢復徑流。如今大雨終於來了,卻來得這樣猛烈兇狠,房山區幾個小時的暴雨就幾乎下了平時全年的降水,釀成大災難。

  很難對北京市政府應對這場暴雨的表現做“好”或“不好”的簡單評價。這是一場從未有北京官員見過、北京也無歷史記憶的大暴雨,市政府工作有漏洞想都能想得出來,也的確被輿論指了出來。與此同時,人們看到全體政府相關人員都緊急動員起來投入抗災,三名政府工作人員以身殉職。

  37條生命的逝去令人悲傷,而他們是在中國抗災能力本應最強大的城市不幸遇難的。這一事實帶來的額外感嘆或許會在中國長留很久,北京這場雨應該給中國人對現代化的認識做一次質的修正。

  很多人在説北京的下水道太差了,這個理已經明擺在每一次大雨中,而且已是老話題。但北京市的減災軟肋豈止是下水道,它還包括很多其他硬體上的細節,以及人們防災意識的淡薄。上星期六大雨已成定局時,很多人仍開車上街,政府阻止不力,體育場還有足球比賽。北京的各種補習班多如牛毛,但有幾個人受過專門的逃生訓練呢?

  改善所有這一切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城市安全工作費事費錢,回報又難得一見,不僅政府,全體公眾都必須有興趣和意願把現代化的方向朝著昂貴的安全方向扭。中國必須逐漸下這樣的真決心。

  不要以為現實無法改變,我們只能用僥倖面對“多少年一遇”的各種災難。事實上中國人對安全的消費需求在快速增加,這從食品安全的高需求可見一斑。中國人對火災、震災、水災等低概率災難的避險意識應不斷受到平日裏有組織的激發。

  中國在變,我們應當對國家減災的進步有信心。這次大暴雨前後,北京市給出的信息非常快和透明,並對民間的一些具體批評積極回應。暴雨當夜被丟棄在街上的汽車第二天有些被貼條罰款,互聯網提出批評後,市政府迅速改正,這樣的回應值得鼓勵。

  然而還有一些更尖銳的批評也在發出,在考驗市政府的態度。正忙於抗災的官員們大概更願意聽到鼓勵,但代替溢美之詞的,是一撥接一撥的質問和追究。請不要委屈,今天的時代就是這樣,做官員無論有功勞有苦勞都是應該的,挨輿論批評和質疑同樣是應該的,虛心傾聽甚至不能當美德來誇耀。在如今政府工作的紕漏的確一抓一大把時,尤其是這樣。

  這場大暴雨致使37人遇難,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中國現代化的污點。但讓這次災難也成為一個起點吧。深刻的反思是必須的,它應從政府開始,一直向全社會延伸。

熱詞:

  • 社評
  • 降水
  • 足球比賽
  • 徑流
  • 體育場
  • 防災意識
  • 氣象記錄
  • 抗災能力
  • 人遇難
  • 密雲水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