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恒:“其鳳探母”,被誤讀的孝道表達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7日 07: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被高調宣揚的善行,總是更容易為人們所效倣,而即便只多一個效倣者,也是對這個親情變得有些淡漠的社會的一次反擊

       一個65歲的男人,在90歲的母親面前,長跪不起,為其祝壽。期間,更因往事而落淚,與母親相擁而哭泣。這本應是一件很令人感動的慈母孝兒圖,一如唐詩中所寫:“高堂老母頭似霜,心作數支淚常滴。”

       但只因為那個下跪的65歲男人是周其鳳——北京大學校長,曾因一些被“放大”的言論成為網友批評、調侃、取笑的對象——這件事情就被認定為是炒作,是周其鳳先生把自己的母親當成了炒作的工具。甚至更有人過度解讀,説這是在養老金不能承擔國人養老問題時,周其鳳配合政府搞的一場提倡“養兒防老”的宣傳……

       於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情況便如此呈現:當我們不相信某件事情時,就為其尋找一個更荒誕、更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釋。為了這種解釋,人們會在鳳毛麟角的信息中,尋找為自己理論支撐的任何細節。比如,為何為母親拜壽當場,還出現了攝像機?為何一場私人性質的壽宴,竟被傳到了網上?

       這其實比那些陰謀論調的猜測有著更為合理的解釋:北大校長這樣的名人歸鄉,為母祝壽,必定是當地的熱門新聞,鄉親們蜂擁而至,甚至有當地媒體去拍個圖片、視頻,也是很正常的。若以我個人經驗,他那90歲的高堂老母,必定也會覺得這是很風光、很滿足的一件事情。所謂光耀門楣、衣錦還鄉,雖然是戲文裏的陳舊思想,但對於一個母親而言,有這樣的想法也非常可以理解。

       這個畫面,被媒體播發出去,本應産生更為正面的效應。但卻因為人們對周其鳳的刻板印象,被“炒作與否”的話題喧賓奪主。那些認為孝道只是私人事件,不應拿到網絡上來公開顯擺的人們,大可放心了,因為孝道本身,似乎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關注興趣。

       出於傳統中人們對感情表達的克制與隱忍,認為孝道只是私人事件的判斷,似乎可以理解。但對於一個社會而言,公開、高調地亮出自己的孝心,似乎也有利而無害。作家鄭淵潔在自己的微博上,經常發佈一些為母親洗腳、給父母做飯的配圖微博,讓人感到溫暖。多年以後,許多人也依然記得那個公益廣告:一個孩子搖搖晃晃,端著一盆水過來,想為媽媽洗一次腳。被高調宣揚的善行,總是更容易為人們所效倣,而即便只多一個效倣者,也是對這個親情變得有些淡漠的社會的一次反擊。

       當然,我們會説,並非是親情冷漠,只不過是對於孝道的解釋,變得更為多元了。有人依然秉承著“父母在,不遠遊”的經典教義;有人則遠在千百里外,每天通過電話問候,來傳遞對父母的關心;有的人哪怕每年只是回一次故鄉,只能見一次父母,但是只要和父母坐在一起,聊上幾天幾夜,喝上幾杯小酒,便能讓那雙孤寂的心靈得到快慰……既然如此,像周其鳳一樣,為已到鮐背之年之年的母親,擺席賀壽,又有何不可?

       正如西方社會裏,一些政治人物要刻意向媒體傳達“家庭美滿”的印象一樣。其實,哪個家庭能是完美無缺的,但關鍵是人們對“家庭”這一概念的肯定和讚揚,是一種社會的共識。即便是對待你的敵人,你也不能對這種普遍的共識進行詆毀和攻擊。因為既然已成一種共同的價值取向,就不分左右立場,不論你對這個人的好惡。就像那些對奧巴馬多有不滿的美國人,也不會認為奧巴馬當眾親吻自己的妻女,是件值得爭議的事情一樣。

       而對於我們而言,“孝道”二字,是否已經重新成為我們的社會共識?若是已成共識,我們又為何面臨著是否要為“常回家看看”立法的窘境?

       對這一齣“其鳳探母”戲碼,我們只是個圍觀者,但戲終幕落,我們更應該反思、討論的是,是否如周其鳳一樣,我們在鋼筋水泥叢林裏走得久了,以致找到孝道親情那條老路,竟如此困難。周其鳳的下跪拜壽、擁母哭泣,或許並非是最好的表達,卻也不是最壞的一種,因為他畢竟踏上了回家探母的路。

熱詞:

  • 善行
  • 孝道
  • 周其鳳
  • 北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