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正視世界500強背後的“不強”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0日 1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吳睿鶇

    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佈,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的上榜公司數量比去年增加12家,達到73家。據了解,這一數字已經超過日本(68家),僅次於美國的132家。另外,中國台灣地區有6家上榜,成為除美國以外上榜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北京商報》7月10日)

    儘管世界經濟危機重重,入圍門檻大幅度提高,但我國企業特別爭氣,共有79家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首次越過日本,成為入選榜單企業除美國外數量最多的國家,而且這種發展態勢良好,正如《財富》所言,只要中國經濟能達到如政府預期的7.5%的增長目標,明年中國上榜公司數量肯定會繼續增加。

    從2012年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中,很許多“強悍”之處,值得仔細盤點:如“入圍門檻比去年提高25億美元,達220億”;又如,在今年榜單上,兩桶油依然被英國石油力壓一頭,但從營業收入來看,中石化去年收入達到3752.14億美元,距英國石油公司的3864.63億美元僅一步之遙,而中石油3523.38億美元的營收同樣有著趕超實力。

    但倘若仔細研這份以“強”聞名於世的榜單,我們可以從中國上榜企業中發現其背後的諸多“不強”,甚至“虛弱”的鐵證。比如,入選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絕大部分來自石油、金融等壟斷企業,這與日美來自製藥、軟體、計算機等技術密集型企業差距甚遠。我們不得不説,世界500強中國企業,只不過算做是大企業,很難説我國企業已經做強。

    2011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高明華曾提交研究報告指出,“國企的資産擴張和賬面利潤主要來自於稅收、信貸、資源租等隱性補貼,2001年到2008年間這三項補貼總計高達6萬億元,而同期國企的利潤總和只有4.9萬億元”。換言之,這8年裏國企創造的利潤為負值。儘管這一計算方法,對當下的國企有些過於苛刻,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國企利潤的豐碩,大程度上來源於高度市場壟斷與政策紅利。

    與以往榜單盡被國有企業搶去風頭不同,今年也有5家內地民企上榜。但總體來講,央企仍是“一統天下”,佔據著絕對優勢。民企弱,國企強,這種畸形的經濟結構,只會進一步阻遏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雖然2005年和2010年政府先後出臺了新舊“36條”,包括最近各部委陸續出臺的實施細則,但是至今更多的仍停留在紅頭文件中。惟有代有更高效率的民企獲得大發展,大批量擠進世界500強,才能證明我國經濟環境具備競爭氛圍,到那時,世界500強中國企業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500強。

    更深入地看,中國企業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公司大多屬能源、銀行、汽車、電力等行業,尤其是在金屬行業,全球一共18家上榜公司中,中國企業佔了一半,為中國企業入榜最為集中的一個行業。這顯示出我國産業結構,仍處於原始、初級階段,科技含量不高。而在零售、制藥、食品、娛樂等領域內,中國企業上榜的數字幾近為零,則意味著,在市場競爭充分的領域,仍然缺少“領軍”企業。

    有學者稱,“與世界500強相比,我們投入多,收益少;幹得多,收益少;我們賣産品,他們賣品牌;我們賣力氣,他們賣知識;我們賣市場,他們賣技術;我們賣資源,他們賣文化;我們人賺錢,他們錢賺錢。” 斯言不謬,可謂中肯地道出世界500強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內在差距和“不強”。

     

熱詞:

  • 世界500強
  • 排行榜
  • 壟斷企業
  • 國企利潤
  • 民企
  • 競爭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