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胡波:不必過分拔高法國的高考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上周,2012年法國高考哲學考題在微博上引發熱議,這些包括“人們通過勞動獲得什麼?”“信仰是否總是與理性相悖?”“我們是否有尋求真理的義務?”等在眾網友看來“深奧得不得了”的題目,卻是法國高考生們必須跨過的一道坎。

  早在2008年,法國高考題就曾引起國內網友的關注。這一次似乎分外搶眼,網友與一些學者們的言論出現一邊倒,有借法國高考作文批判中國高考作文之勢,似乎只為證明大家心中的先見——對國內高考“八股文”痛恨之深,有的甚至用高考作文來反證“法國為什麼出了這麼多的哲學家”。

  我以為,任何考試總會設置固定的評閱標準,並非很多網友主觀上想象的,國外考題都可自由發揮,信馬由韁。據留法學者翟華介紹,法國作文題目雖然抽象、充滿哲理,考生有充分發揮的空間,但是作文本身還是有固定的程式,評分就看考生是不是在幾個關鍵環節給出了令判卷老師滿意的答案,具體為:(1)對作文題所述概念的解釋;(2)對作文題中心思想的理解,是否走題;(3)是否引用了經典作家的論述;(4)文章是否層次分明,環環相扣(符合邏輯);(5)結論。

  其實,在4個小時之內不是寫作文,而是寫一篇富有哲理思辨、甚至中規中矩的論文,這對考生的知識面和平素的閱讀量也是一個考驗。

  據了解,法國高中畢業會考是拿破侖1808年3月17日下令設立,第一門考試科目是哲學,這已是19世紀初以來的慣例了。每年6月上旬是中國高考的日子,而到了中旬就是法國的中學畢業會考。絕大多數法國人都有在中學時代為應付考試而“背哲學”(類似我們中國學生“背政治”)的經歷,這是他們一生中必須要過的一關——不論是主修文科、經濟社會,還是理科,所有中學畢業生都要考哲學,寫一篇哲學作文。

  法國人是如何看待這種高考科目的?那邊是不是風景獨好?不得而知。我們所能看到、聽到的,只不過是國人自己在家裏大發感慨罷了。

  考試總會對教學有指揮棒作用,學生即使不喜歡哲學,也不得不啃下去,這也是一種應試訓練。其次,高考作文一旦形成一種程式,經歷史的積澱保存下來,都會有缺憾和弊端。第三,程式化作文一年年流傳,總會讓人感到審美疲勞,固定的寫作套路自然也會讓人生厭,希望衝破牢籠的束縛。不知道法國考生是不是也會發牢騷?

  法國高考作文之所以在國內引發如此大的爭議,最主要是它的異國情調讓我們眼前多了一點新鮮感。再説,目前我國高考作文不再全國統一,各省都有自己的作文題,越來越多元,總有某個省的考題出現“哲學”的意味。因此,根本沒必要過分拔高法國的考題。

  另外,剝離高考制度單純比較作文題目孰優孰劣,意義恐怕不大,畢竟,高考作文只是高考制度中一個微小的部分,如若直接採取“拿來主義”,法國的哲學科在應試教育制度下也必然會走樣。

熱詞:

  • 高考作文
  • 高考題
  • 哲學
  • 高考制度
  • 高考生
  • 評閱
  • 應試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