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黃冠:亂花公家錢,必須有人管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公益”、“公利”,需要不斷調整、嚴格規範的制度予以保證

  用得好好的辦公樓,卻斥資4000余萬元裝修,加鋼結構、加大理石裝飾,最終因為“樓體嚴重超負荷”成為危房,只好擇址另建新樓。海南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座“裝修死”的辦公樓,引發人們追問:誰來為一個“公”字負責?

  計劃不斷改動、預算水漲船高,工期幾經拖延、職工租房辦公……裝修如此大手大腳又如此尷尬收場,恐怕與“政府投資”的資金來源有關。花“公家”的錢往往不心疼,若是自掏腰包給自家裝修,誰會如此漫不經心?還不貨比三家、考量性價比,對品質負責,也對自己的錢包負責?

  對於辦公樓裝修,相關規定清清楚楚。今年3月,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就強調,嚴格控制行政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修建裝修辦公樓等樓堂館所,禁止超標準使用和豪華裝修辦公室等。不論三亞這棟辦公樓是否屬於“豪華裝修”、是否符合相關規定,都已在事實上造成了公帑的浪費,暴露出相關領導在決策、規劃和執行時責任感的缺失。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公款雖然來自政府的“錢袋子”,卻是為全體人民所有,包含著納稅人的貢獻,不容揮霍。盯緊這一錢袋子,讓政府行為能夠“低投入、高産出”,是現代政治運行中的一個基本問題。

  管住公家的錢袋子,是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基礎。這不是寫在紙上、挂在墻上、停在嘴上的裝飾,而是檢驗執政能力、科學發展、民心向背的試金石。以三亞這棟辦公樓為例,是誰提出裝修動議、為何更改裝修方案、是否經過專家論證,必須查個清楚,即使是集體決策,也應有主要負責人。拍腦袋工程、一言堂決策之下,難免會導致大樓傾斜的“不專業結果”,更可能産生“工程一響,黃金萬兩”的腐敗猜想。

  管住公家的錢袋子,陽光是最好的催化劑,權力需要關進“玻璃門”。“公家錢”用於何處、效果如何,納稅人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如果嚴控預算、公眾監督,不斷更改裝修方案導致費用從最初的1800多萬元到“4000萬元也沒打住”的情況,恐怕就不會發生。

  管住公家的錢袋子,更要加強問責。2009年公佈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明確,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情形包括“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為了豪華,好樓竟裝修成了“危樓”甚至可能成為“棄樓”,浪費了大量錢財,影響了為民服務,也極大地損害了政府部門的自身形象,倘只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另擇新址重建,或只會輕描淡寫地內部通報一下,這種睜只眼閉只眼的處理方式、當事人“不痛不癢”的結果,必然會讓不少人心存僥倖,加劇“花公家錢不心疼”的心態。只有問責常態化,才能讓更多手握公權之人,在涉及公款、公事、公務之時掂量掂量自己的烏紗帽,改掉“記吃不記打”的壞毛病。

  在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的時代,“公益”、“公利”,需要不斷調整、嚴格規範的制度予以保證。非如此,人人有責而人人不負責的“公地悲劇”,難免會在現實中一再上演。

熱詞:

  • 公家
  • 錢袋子
  • 公利
  • 公益
  • 裝修方案
  • 公地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