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廣州日報:公共産品漲價,別高估民眾承受力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0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專家們為何會屢屢高估居民的承受力?是他們真的不了解居民的承受力嗎?恐怕未必。

  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葉澤近日表示,單項公共資源性産品的價格調整,以居民現有承受力,應該“不在乎”。“該漲的就是要漲,但不説清楚,就會引起社會非議。”葉澤建議,價格調整後應按成本核算,政府可以現金形式補貼困難戶,把暗補變成明補。

  專家一句“居民現有承受力應該不在乎”,很自然地引來“板磚”無數:以專家的收入水平可能會“不在乎”,但你怎麼知道普通百姓也會“不在乎”?不過正如專家高估民眾承受力一樣,廣大網民實在是低估了專家的承受力,因為就在前不久,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也説過類似的話:某項公共産品漲價所多出的錢,“無非是少點一個菜的事”。此話也是引來相當大的輿論反彈。不過再大的輿論質疑也抵擋不了專家們想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慾望,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各種“奇談怪論”,挑戰著民眾的心理承受力。

  價格改革,特別是公共産品的價格變動,牽動著百姓的敏感神經,尤其在物價普漲的當下,任何公共産品的價格調整,都與群眾生活水平密切相關,自然也會引來普遍性關注。在這種時刻,專家本當站在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立場,客觀地解釋政策變動的前因後果,以及其可能會對民生産生的影響,進而紓緩民眾的擔憂之情。但時下卻有很多專家,根本不考慮民眾的心理感受,武斷地作出“居民對價格調整不在乎”的推論,這其實是典型的“站著説話不腰疼”。

  專家們在作出這種推論時,完全把自己作為既得利益階層的代表,遮蔽了公共産品漲價應有的民生情懷。某項公共産品漲價,對一個大學副校長可能沒有什麼影響,但鋻於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那些低收入者對價格變動怎麼會“不在乎”呢?而且還須看到資源性産品價格調整的傳導效應和累積效應。比如説水、電、油、氣的價格變動,必然會影響到下游終端消費産品的價格變化,這也意味著資源性産品的價格調整,很可能會帶來物價的普漲;更何況某個資源性産品的價格變化,居民或許會“不在乎”,但倘若水、電、油、氣等都面臨著價格上漲的壓力時,連中等收入家庭都會受不了,更何況低收入者。因而,不能孤立地從單個資源性産品的價格變化出發,主觀地認為居民會“不在乎”。

  專家們為何會屢屢高估居民的承受力?是他們真的不了解居民的承受力嗎?恐怕未必。很大程度上是專家們有意為價格調整辯護,而在這背後凸顯出價格改革成本由誰承擔的問題。專家一再強調要提高民眾的承受力,言下之意就是要民眾相應地承擔起改革的成本,這其實是在為那些壟斷既得利益階層“代言”。

  當然,不否認我國資源價格調整不可避免,但資源價格改革所引起的價格上調,又不可避免地會影響百姓特別是低收入者的實際生活水平,因此,要求我們在進行資源價格改革時,必須充分考慮百姓承受能力,而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民眾會“不在乎”。專家的某些觀點大可以一笑了之,但在制訂公共政策時,千萬不要迷信專家、聽信專家,高估民眾承受力,否則就會患上“一漲了之”的單向思維病。

熱詞:

  • 公共産品
  • 不在乎
  • 高估
  • 資源性産品
  • 民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