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子慶:依法落實人權行動計劃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0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經國務院授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11日發佈《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這是我國第二個以人權為主題的國家規劃。為了持續全面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這個計劃對今後四年中國人權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做出了規劃。(6月11日新華社)

       實事求是地講,自“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于2004年載入憲法,特別是第一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制定以來,中國的人權事業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方面的具體表現有不少,例如在2010年的掃黃打非中,公安部就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在掃黃中,堅決制止遊街示眾等有損尊嚴的做法,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這種人性化執法方式就不失為尊重人權的一大進步。

       印象更深的是,今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又把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其中,突出了人權保障的重要性,首次規定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並設置了非法證據排除程序,以杜絕刑訊逼供和採用非法方式收集證據的現象。此外,為了維護家庭和諧與穩定,尊重人性,關照人倫,此次修法中還首次規定“不得強制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出庭作證”。毫無疑問,這些規定都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

       回到此次發佈的中國第二個以人權為主題的國家規劃上,該計劃對今後四年中國人權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都做出了較為詳盡的部署。最令筆者關注的是,《行動計劃》將“全面保障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採取積極措施,更有效地保障全體社會成員的工作權利、基本生活水準權利、社會保障權利、健康權利、受教育權利、文化權利、環境權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依法有效保障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加強人權的司法保障,促進司法公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列為中國人權發展的目標。既為目標,一方面體現出中國政府持之不懈重視和提升中國人權事業的宏偉目標和堅強決心,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了中國在人權事業上還有進步的空間。

       得承認,中國個別地方或個別領域還存在不夠重視人權之處。暴力拆遷、被精神病、法治不彰、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不少有損人權事業的現象難以杜絕,還需要政府繼續解決好當前存在的問題,並積極應對新的挑戰,以使每一個社會成員生活的更有尊嚴、更加幸福。

       當然,促使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著力點有很多。而在筆者看來,最有力的工具就是“法治”。這也是中國制定和實施《行動計劃》的基本原則之一:依法推進原則。當然,從某種角度看,中國於人權事業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欠缺的固然是健全的法制,但另一方面,對於法治的信仰更有待進一步強化。説白了,依法推進人權事業的關鍵在於,對法治的落實。這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法的生命在於實施”,“尊重與保障人權”入法還遠遠不夠,關鍵在於落實。例如只有將“尊重與保障人權”這一憲法原則和訴訟原則以及各種相關制度和規定貫徹落實到辦案過程中,才能真正促進刑事司法的文明與進步,實現對人權的尊重與保障,立法的進步意義也才能最終得以彰顯。

       總之,中國政府在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過程中,不僅要高舉尊重和保護人權的大旗,將尊重和保護人權的精神貫徹到底,更要讓人民看到政府是怎樣做的,讓人民看到政府是怎樣通過具體的政策和做法來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這不僅涉及到如何確立政府的威信,解決好政府的形象工程問題,而且還涉及到成千上萬的人的具體福祉。只有讓人民看到政府確實是為人民的利益著想的,確實有能力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工作,中國的人權事業才有底氣説做到了一個令人尊崇和滿意的高度。

熱詞:

  • 國務院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 中國
  •